北京:上游强气旋扬起罕见“夏沙”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5 20:03:05

  上周末连续两轮外来沙尘侵扰 为近十年历史同期最重

  上游强气旋扬起罕见“夏沙”

  本报记者 骆倩雯

  两次沙尘天气影响多省区市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6月22日,本市受到上游较强沙尘天气显著影响,全市平均PM10达到轻中度污染水平,部分时段部分地区达到严重污染,部分站点PM10浓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当天傍晚至入夜,随着较强偏西北风的作用,沙尘主体逐渐移出本市,空气质量随之恢复。

  但6月22日夜间,上游蒙古国东南部和内蒙古中部形成的第二轮沙尘再次南下影响北京。6月23日5时,PM10浓度达到此次峰值,为470微克/立方米。

  6月23日上午,两轮沙尘天气影响彻底结束。本次沙尘天气影响区域不仅有北 京,还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多地。

  PM10浓度峰值历史同期最高

  记者了解到,回顾此次沙尘天气,北京受前后两股外来沙尘影响,过程持续时间较长,PM10浓度接近20个小时超标。同时,峰值浓度高,6月23日早晨本市PM10浓度峰值达历史同期过程最高值,对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严重。

  总体来说,本次发生在6月的沙尘过程(6月22日至23日)在历史同期较为罕见,也是近十年历史同期最重沙尘过程。

  强气旋造成夏日沙尘

  在人们印象中,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3月至5月)。入夏后,随着降水增多和植被生长,地表条件相对不易起沙,因此夏季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较少。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000年至2023年,我国在6月份共发生3次沙尘天气过程,均为6月上旬。而本轮为2000年以来首次在6月下旬出现沙尘天气过程。

  记者了解到,近期蒙古国中南部、东南部及内蒙古中部,降水偏少50%以上,气温偏高2℃左右,植被覆盖率较前5年同期明显偏低,易于起沙。另外,此次在蒙古气旋影响下,偏北大风将地面沙尘扬起,并随天气系统东移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此次气旋发展强烈,气旋后部阵风风力达到9至10级,因此起沙强度较大,导致局地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表示,今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冷空气系统强度变弱,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尤其是今年春夏季气候状况从厄尔尼诺快速向拉尼娜转换,转换期气象条件不利,预计6月下旬及7月,北方地区温度持续偏高,有利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污染物快速生成二次污染物,推高PM2.5、臭氧浓度,给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提出严峻挑战。

  相关新闻

  本周或出现连续5天高温日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本周京城天气以晴为主,气温回升。从目前预报来看,预计从明天起连续5天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5℃。

  经历沙尘天气后,昨天上午天空逐渐放晴,碧蓝天空搭配朵朵白云,美不胜收。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6月24日至6月30日京城天气以晴为主。今天最高气温预计在33℃,从周二开始气温将节节攀升。

  预计明天最高气温将再达35℃高温线,且6月25日至27日连续三天最高气温都将达到35℃,6月28日气温预计将升高至37℃,6月29日白天也仍有36℃。直到6月30日,最高气温才能降至34℃。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21年度行业统计样本数据显示,全过程工程咨询营业收入占所有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9.26%,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已涉及大数据中心、公路、铁路、剧院、未来社区、医院、市政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民生等诸多领域。

  “总书记十分关心基层一线干部职工,询问我们节日期间能否轮休、在外过年年货准备情况,我们的点滴小事都被总书记放在心头,心中暖暖的。”虽然已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寒天,参加工作两年多的计量工程师田美霞却感到暖意融融,“在今后工作中,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青春之花在戈壁沙漠绚丽绽放。”

  民间则多是民众自发进行的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禁忌等多方面内容。比如立春撒谷豆,本意在于追求健康与吉祥,“豆”与“痘”同音,民间俗信可为孩子消除水痘,儿童会佩戴春鸡等饰物用于祈福。另外,立春还有赶庙会、逛灯会、说书、唱大戏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南方地区还流行祭春神或土地神。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项目是连接广州国际金融城与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发展通道,也是联通天河区、海珠区交通动脉的重要环节,建成后可有效缓解琶洲大桥、东圃大桥的过江交通压力,对促进广州市东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trong>科幻不能只靠刘慈欣,更不能只靠《三体》</strong>

林淑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