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高盛近期齐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 瑞银表示已转为看好中国股市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5 17:07:31

瑞银分析师上调了对MSCI全球指数的年终预测,将其目标价从800点上调至830点。MSCI全球指数是衡量全球股市整体表现的重要基准。瑞银表示,MSCI全球指数年底前可能上涨6%。

预计七大理由将支撑全球股市整体表现良好:

1)风险偏好改善,瑞银专有指数显示,全球前景乐观,而潜在的经济放缓可能对股市有利。

2)对美国工资增长放缓的预期。瑞银认为,美国工资增速将降至3%-3.5%,这表明“通胀冲击是暂时的,有助于提高企业利润率,延长周期。”

3)市场对疲弱数据的反应也令瑞银感到鼓舞。他们观察到,市场表现出了“过渡性”,对疲弱数据的看法比预期更为积极。瑞银策略师表示:“市场对疲软数据做出积极反应的速度似乎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得多。”

4)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也推动了长期增长的潜力。他们认为,从2028年开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推动生产率增长1%,从而带来“有保障的股票风险溢价”,从而证明股价上涨是合理的。

5)最近的企业财报业绩修正和业绩表现都是积极的。瑞银指出,“盈利修正的领先指标”和近期积极的盈利报告支持了当前的乐观前景。

6)美联储可能延长暂停加息的时间,是另一个看涨因素。从历史上看,长时间的暂停加息之后,股市表现强劲。

7)瑞银承认,有可能出现由防御型板块推动的“防御型牛市”。他们还看到了上行风险,指出尽管存在一些泡沫指标,但央行资产负债表趋稳等因素表明,风险环境有所降低。

尽管瑞银承认存在潜在的下行风险,但它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并且都会被上述积极因素所抵消。

与此同时,瑞银已转为看多中国股市:

瑞银报告指出,受益于空头回补和中国股市的加速转向,MSCI中国指数过去3个月的表现好于几乎所有主要的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指数。中国股市目前的反弹看起来与前几轮有所不同,并已转为看多中国股市,预计中国股市在战术投资方面的表现将优于亚洲其它地区。

在新的催化剂和估值持续上升的支持下,该行将MSCI中国指数的年底目标进一步上调至69点。而在盈利增长快于预期的乐观情景下,瑞银预计中国股市估值将升至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这将支撑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升至72点。

关于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瑞银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内地房地产销售两将逐渐企稳,预计房地产价格将在明年企稳,届时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应会减弱。

港股方面,香港股市自今年3月以来已上涨逾6%,表现优于相对价值交易中的融资头寸,这导致6月份市场出现获利回吐。不过,瑞银对香港市场的投资观点已从增持转为中性,认为随着楼市政策放松、H股股息税预期下调、大型保险公司股票回购规模增加,以及市场估值从低迷水平向上调整,大部分积极预期已反映在股价表现上。目前瑞银预计,香港股市的表现将与亚洲股市的整体表现一致。

此外,5月20日,高盛策略师表示,中国股市的反弹可能会延续,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将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位从60提高到70。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位从3900点提高至4100点。过去20年的经验证据表明,进入技术性牛市阶段后,市场延续涨势的事后概率为60%,随后6个月最大报平均为35%。”

高盛29日报告中表示,近期股市出现回调并不令人意外,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入市机会。从经验上看,牛市回调很常见。“在过去20年里,MSCI中国指数曾23次进入技术性牛市,而市场有22次经历了以下的情况—在进入技术性牛市阶段后的约20个交易日内出现至少5%的回撤。”

  然而,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些“三无”电子烟大量存在,甚至将触手伸向未成年人,不仅扰乱了烟草销售市场,而且还会造成多种负面影响。

  广医三院产科护士长刘冰回忆,在这之后,产科收治阳性患者数量逐日增加,在2022年12月25日达到顶峰,收治的100多位孕产妇中,阳性患者占比接近82%。她所在的高危产科病区共有13间房,其中9间都是“阳性病房”。

  <strong>不同职业透视着丰富的社会图景</strong>

  美团配送通过设置“疫情关怀金”、强化骑手健康保障、设置康复补贴等方式,加速恢复城市末端配送运力。闪送积极调拨运力,加大社会面招募力度,鼓励闪送员延长递送时间。满帮集团优先保障药品、防疫物资、食品等运力需求,畅通流通渠道,确保重要物资有车运、运必达。

  近日,江秋莲与刘暖曦(曾用名:刘鑫)生命权纠纷案在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迎来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刘暖曦需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从法律上讲,该案已画上了句号,但案结事未了。随后刘暖曦通过微博就赔偿款发起网络募捐,引发很多网友愤慨。目前刘暖曦账号已被禁言。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络募捐所涉法律问题的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进一步梳理发现,分部门来看,2022年1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增加6017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717亿元;12月居民贷款新增1753亿元,同比减少1963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865亿元。

刘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