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与非洲青年座谈交流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0 09:08:45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徐雪莹)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期间,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同非洲青年代表21日在北京座谈,就深化中非合作等进行交流。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非友好小组副组长张茂于主持座谈。

  “中国在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正助力非洲发展,来自中国的专业技术能帮助非洲国家更好融入全球经济。”埃塞俄比亚外交部亚太司官员哈姆达表示,期待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实现更多合作成果,进一步促进青年参与非洲国家建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非友好小组成员林松添指出,当前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23年中非贸易总额超过2820亿美元,较2000年增加了近30倍。中国支持非洲优先破解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林怡提到,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全国妇联向非洲40多个国家的妇女机构和组织提供了百余批小额物资援助。未来,中国全国妇联将进一步统筹资源,加速推动一系列惠民生项目走出国门,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中非友好小组成员吕涛分享了杂交水稻、青蒿和菌草扎根马达加斯加的故事。他表示,关于实现温饱、健康和致富的中国经验,如今正在更多非洲国家结出幸福的果实。

  非洲青年们还就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等领域中国的经验与做法,与中方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针对中非合作如何提质增效,林松添回应指出,中非互利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未来可优先着力于以下四方面:提升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扩大中非之间的贸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中非人文交流等。

  座谈前,非洲青年还参观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人民政协的第一个建议案”手稿、《新中国诞生》国画……各项展品记载着人民政协走过的75年,嘉宾们不时驻足凝视。

  索马里青年阿赫迈德·哈桑·韦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展览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发展始终惠及全体人民。他向记者展示自己来华期 间写下的学习中文的笔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相信不会是最后一次。”

  线路上的寒风刺骨,寒风尽往脖子、手脚上钻,可工友们顾不得这些,站在路肩上一字排开,等待施工作业命令下达。

  “虽然过去几年因为疫情没有赚很多钱,但我们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收获。”陈韵如坦言,能坚持下来并非靠一个人的努力,而是靠各方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在创业园的办公室只用交水电费、物业费,申办营业执照也有绿色通道,省了不少力”。

  项目榜单明确了研究目标,主要揭示不同气候带互花米草扩散蔓延机理,攻克乡土植物替代、互花米草治理与动物栖息地营建耦合技术,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1-2种,构建集互花米草除治-乡土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提高-蓝碳增汇为一体的互花米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在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各建立示范区2个,面积不少于200公顷。

  记者调研时发现,宁波当地玩具企业在不断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的同时,RCEP朋友圈不断扩大,相关贸易规则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为玩具企业扩大出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我们更加注重开放平台建设和功能完善,推动建设集口岸、保税、港口功能为一体的内陆无水港。”贵阳海关副关长詹水旭介绍,积极探索利用都拉营铁路物流港和贵阳综保区毗邻特点,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打造中国全国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这是贵阳海关的一个创新,着力破解贵州对外开放中存在的口岸功能缺失、物流通道不畅、资源整合不足难题,有力推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档升级。

  黄色套头衫,灰白运动裤,小小的个子。在车厢连接处见到洪逸竹时,他正低头刷手机。

柯惠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