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机关6年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78万余件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1 02:53:33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13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检察机关6年来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8万余件。

  “纠正了一大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司法引领。”他说。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 庭庭长耿宝建解释说,行政公益诉讼目前起诉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被告为行使公权力的各类行政主体,属于“官”告“官”

  耿宝建在回顾6年司法实践时表示,各级法院与检察机关积极响应,“依法纠正大量用权不当损害公益的行政违法行为,有力督促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立案审理环境资源以外的各类行政公益诉讼一审案件中,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包括安徽、吉林、湖北、山东等。数据还显示,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案件相对多发,分别占比32.45%、16.41%。而在所有审结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达52.73%。

  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推开6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两高”)首次联合发布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案例保护的公共利益多样,比如,有的涉及保障饮用水源地和销售瓶装水安全,有的涉及维护抗日英烈纪念设施和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安全。

  徐向春说,此次发布的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例是“两高”共同筛选、一致认可的,对各级检、法两院办案具有较强的规范指引作用。

  每年冬至,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开始射箭训练,准备村与村之间的比赛。直至春节,各个村庄都会选拔出代表队参加全县的比赛,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为节日增添乐趣。

  而如果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和劳动人口连年下降的严峻现实,未来的“抢人大战”还将愈演愈烈。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666万人。虽然这一趋势叠加人口增长转负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劳动力资源更加紧张,企业用工成本或将持续抬升。如此观之,企业“用工难”并非一时之困,而将是一个长期之扰。

  受多年从事花样滑冰的影响,隋文静对舞蹈和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在隋文静的脑海里也可以转化为一种艺术创意。她说自己不久前在一次打开眼镜盒时就突然有这样的灵感。“那天,我打开奶奶的眼镜盒,突然觉得只用3个镜头就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舞蹈影像——一双满是皱纹的手,打开一个眼镜盒;一双小朋友的手扒打开眼镜盒;一双年轻、纤长的手打开眼镜盒;还有父母的手,可能手上带有不同的职业特征,打开那个眼镜盒。然后,是每个人戴上眼镜的镜头:老人戴上老花镜、小孩戴上可能是星星造型的玩具眼镜,年轻人戴上装饰性眼镜或是太阳镜,父母戴的是近视镜或是普通的眼镜。第三个镜头就是所有人戴上眼镜之后的笑容。3个镜头合在一起就可以展现祖孙三代一个大家庭的温情场面。”

  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这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这项政策促消费效应日益显现,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68.1万辆,同比增长70.6%。

  东方影都的自身定位是打造高科技影视工业化生产基地。围绕目标定位,东方影都建有40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1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配建有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制作的数字影音中心以及亚洲最大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一流的硬件设施为科幻电影和工业大片的拍摄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陈景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