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北京中轴线上“声”“情”并茂品年味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0 08:36:20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杜燕)中国农历甲辰龙年正月初一(2月10日)12时许,代表“1年+12个月”的13位鼓手在北京鼓楼敲响鼓点,随后108声悠远绵长的钟声在鼓楼正北面的钟楼响起。

  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现存鼓楼 为明代重建、钟楼则在清代重修。钟鼓楼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曾经,暮鼓晨钟代表着古老的“北京时间”。

  钟鼓齐鸣,气势恢宏。10日,“甲辰龙年钟鼓迎春”活动在北京钟鼓楼启动,由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主办。在两位饰演漏刻博士与司晨的演员计时、唱时后,13位鼓手率先在鼓楼敲响了鼓点。紧接着,由北京中轴线附近居民、“北京榜样”、“文物守护人”、“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等组成的12位敲钟代表轮番接力敲响“大钟”,以108声钟鼓声将新春美好祝愿传递向京城八方。

  不同于以往,此次敲响的是数字大钟投影艺术装置(简称“数字大钟”)。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字大钟将整个大钟变为投影“屏幕”,呈现出斗转星移、四时更迭、物候变化的画面。

  为什么是108声?主办方表示,108声代表着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叠加,象征着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居民代表、荷兰籍友人唐华德是12位敲钟代表之一,也是受聘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监督员中唯一的外籍人士。他走过30多个国家之后,2004年将家安在了北京中轴线旁的胡同里。

  “新年快乐!”他以中文发出龙年新春祝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中轴线、爱上中轴线、保护中轴线。

  此外,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从即日起至6月5日,以“龙瑞中轴 天地人和”为主题的龙文化展览在钟楼一层楼体内举办。展馆正中央摆放着此次活动中被鸣响的数字大钟,将定时轮播3D数字光影秀,呈现中国人尊重自然节律、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文化意象。(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6/14710494881766407142.jpg" alt="" />

 <strong> 更多粮田变良田(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strong>

  拉萨的夏琼也在第一时间接到登顶成功的电话。回想告别前,她曾和张洪拉钩盖章,她在车下,张洪坐在车上。隔着车门,她声音哽咽,流着泪对张洪说,“不管上不上得去,都要平安回来,你自己的老妈你自己回来养,你自己的儿子你自己回来教!”

  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今年山东将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随着线上购买年货成为新风尚,不少在外游子选择“轻装返乡”,人未到家,年货已在路上。“我是在拉萨上班的湖南人,最近准备回家过年,想着给家人带点西藏特产。刚好看到网上年货节活动,立马在网上商城下单了一些特色肉制品寄回去。”家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的王女士说。

  上海某高中的高一学生小郭也被失眠困扰了两年的时间,平时他上床后都需要一至两个小时才能入睡,一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就更是通宵无法入睡。

郭恭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