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增至5.64万亿元 4月份增加近2900亿元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1 09:12:23

  去通道规模压降后,券商资管业务正加速优化结构、回归业务本源,持续向公募赛道渗透,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展业关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回升至5.64万亿元,不仅扭转了下降趋势,而且仅仅4月份单月,规模就增加了近2900亿元。其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占比持续提升至51.18%。

  固收类产品贡献主要增量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64万亿元(不包含私募子公司),较3月末增加2866.09亿元,增幅为5.35%。其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增至28868.54亿元,较3月末增加2001.15亿元,增幅为7.45%,占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的比重为51.18%;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27538.24亿元,较3月末增加864.94亿元,增幅为3.24%,占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的比重为48.82%。

  对此,有券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加上券商旗下的私募子公司,4月份券商私募资管规模增长了近310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固收类产品规模增长的推动,这与投资者风险偏好直接相关。同时,从大类资产配置上看,当前还是存量博弈阶段。”

  从私募产品结构来看,截至4月末,除期货和衍生品类规模微降外,其余三大类产品规模全部实现增长。现阶段固收类产品是券商私募资管中的绝对主导产品,并为规模增长贡献了主要增量。其中,固收类产品规模为45808.63亿元,占比81.21%,较3月末增加2750.83亿元;混合类产品规模为5296.2亿元,占比为9.39%;权益类产品规模为4950.18亿元,占比为8.78%;期货和衍生品类规模为351.77亿元,占比为0.62%。

  此外,行业资管私募业务出现分层趋势。截至4月末,券商管理私募资管业务平均规模为588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232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大于2000亿元的券商有7家,管理规模在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的有19家,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有25家,规模在3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的有24家,规模在30亿元以内的有21家。

  新产品的设立备受行业关注。今年前4个月,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共设立1844只,合计设立规模为1182.44亿元,同比增长30.24%。其中,集合资管计划合计备案规模为886.4亿元,占比75%;单一资管计划备案规模合计为296.04亿元,占比25%,这表明当前券商资管正积极向主动管理方向发力。

  “对于券商资管业务而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券商应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自身投研能力,加强人才引进,不断提升研究团队的专业性,扩大研究的覆盖面,并在特色领域突出深度研究,以提供准确的投资决策支持。其次,在金融科技赋能趋势下,券商应加速打造技术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研究效率和准确性,辅助投资决策。在投资策略方面,券商可以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别和市场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稳定性,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最后,还应重视丰富产品线、打造良好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触达更多客户群体等方面。

  公募、私募业务并重发展

  当前,资管业务处于竞争加剧、头部效应显著的阶段。截至4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券商资管把握机遇 ,积极采用“私募+公募”的双重发展模式。其中,积极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券商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少券商资管正加快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建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券商资管业务蓬勃发展,一方面积极新设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另一方面私募资管业务显现一定成效,规模已出现回升趋势。”上述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人士认为,券商公募、私募业务并重发展,有利于扩充产品体系,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开拓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增加收入来源。同时,公募、私募业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在拓展客户、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为券商提供助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增至5.64万亿元 4月份增加近2900亿元)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二是“不划算”,他认为“随着政策松动,抗原需求也会趋于平衡。拥有国外注册证的企业不太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及成本在国内取得注册证了,它们可能会回归自己的IVD核心事业。“

  “现在市面上布洛芬需求巨大,但这种需求能持久多久是个未知数。药企的药物生产准备周期很长,如果投产之后市面上布洛芬制剂短缺问题已经解决,对制药厂来说就是资源浪费和利益损失了。”李津解释道,“这种顾虑也会使一些持有文号的生产商,不会选择积极跟进这种短期需求的激增。”

  “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的风险,但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在家里随便使用。”王贵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比如,奈玛特韦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问题,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常口服多种药物,如使用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

  海叔要说,此前的灭活疫苗,其实是有中国特色的疫苗路径,其以较快的研发速度,对抗了新冠原始毒株,以及之后的德尔塔等变异毒株,包括如今对付奥密克戎也不是一点功效没有。不少专家都提及此类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在防感染、防重症方面的能力水平。简单说,就是——哪怕能力水平有限,终究也起到了不错的防护作用,保护了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国民,也保护了不少友好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

  “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的风险,但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在家里随便使用。”王贵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比如,奈玛特韦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问题,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常口服多种药物,如使用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

  12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亨迪药业总部电话了解产能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布洛芬原料药的年产能大概在3500吨左右,最大年产能可达到3800吨左右,目前已在加足马力生产”。

蔡政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