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头版:降准降息有空间 助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9 00:05:14

  降准降息有空间 助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记者 彭扬

  市场近期对降准降息的讨论日渐升温。专家表示,在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的背景下,降准可更好地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择机降息可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降准预期升温

  专家认为,在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的背景下,中长期流动性需求将相应增加,在该阶段实施降准可营造出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从时间点看,二季度降准概率偏大。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财政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政府债券尤其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应及早发行,为避免短期流动性紧张和利率波动过大,央行降准给银行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的概率加大。

  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向市场释放降准仍有空间的信号。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降准只是时机问题,具体时点要视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来定。

  降息或择机出台

  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除降准外,降息也有望择机出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央行将继续降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有序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无论是政策利率还是市场利率,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有下降的空间和可能。”他说。

  综合来看,降息具备一定条件。一方面,物价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有所减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物价都会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不过,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偏高。因此,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必要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缓解实际利率偏高压力。”王青说。

  另一方面,MLF利率有可能下调。王青进一步表示,这将引导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跟进调整,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持续下行。LPR下调带动贷款利率下行,将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结构性工 具

  发挥定向引导作用

  除运用总量政策工具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发挥定向引导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应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用好新设立的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和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在董希淼看来,央行将在结构上加强“精准滴灌”,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以更大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宏观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责任编辑:王涵

  第三,要抓住政策重点。中国目前的政策重点应是降低育儿成本和缓解工作—家庭矛盾。育儿成本主要体现在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上,要加强对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监测,重点治理突出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规范教育培训市场。通过面向育儿家庭提供住房补贴、购房优惠、保障住房等措施降低育儿的住房成本。加快0~3岁社会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除了建设传统的公办、民办托育机构以外,应鼓励多种形式托育服务的发展,包括发展企业托育服务、兴建家庭托育点、支持隔代托育照料、实现幼儿园向下延伸等,目标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安全、便利、普惠的托育服务体系。进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覆盖孕期、育儿期在内的亲职假制度,设计合理的假期成本分摊机制,让假期能落到实处,缓解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的工作—育儿矛盾。

  他表示,云南烟草系统曾尝试过制作香精香料,但用在高档烟上还是不理想。他认为云南作为“烟草王国”,却研发不出高质量的香精香料,原因除了其配方具有保密性外,还与其存在行贿空间有关。“过去,云南烟草系统的一些负责人,长期与部分香精香料公司存在利益输送。”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今年3月初,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说过,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

  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洪都拉斯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海岸线长1033公里。面积约11.25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洪都拉斯有约1022.1万的人口。

  从考察轨迹看,科技自立自强是一大重点。仅长三角,在沪苏、沪皖、沪浙,以及苏沪、苏浙、苏皖的交流过程中,共计考察7座城市20余个点位,其中高校及科研院所在10个以上,“实验室”成为高频词。

陈明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