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市场是裁判员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国际青睐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3 07:03:28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市场是裁判员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国际青睐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然而最近一段时间,部分西方国家不断渲染所谓“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的言论。但市场是裁判员,中国新能源产品凭借真本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超强竞争力和声誉。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姜江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紧紧迎合市场需求,不存在传统工业领域那种生产产品、形成库存、销售后再生产或销售积压导致产量过剩、产能过剩进而降价销售的问题。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在产前就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数量、方向、品种等有精准的判断,因此并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先有订单再有生产,设计多大规模的产能当然取决于需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经过数十年“摸爬滚打”,才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市场是裁判员,物美价廉的商品永远都受到市场的青睐”。

  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新能源产业早已形成强大的内生驱动力。以中国光伏为例,凭借技术迭代带来的优势,行业效率不断攀升,成本一降再降,逐渐实现进入平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靠真本事

  专家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的优势是通过真本事获得的,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撑。刘英指出,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 国家,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加上长期技术创新的积累,用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基于强大的工业基础,中国形成了健全的新能源产业链。姜江指出,比如风电,形成了从上游风电发电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以及配套设备制造到中游风电机组整机、风电设备制造到下游风电场开发运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其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其三,巨大的内需市场空间拉动。姜江指出,中国幅员辽阔,风光资源富集,持续升级的庞大工业体系、加快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庞大的人口规模等都是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强大拉动力。当前,来自于内循环的巨大潜力还在释放中,市场空间拓展远未结束。

  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承诺、付出和担当都是有目共睹的。

  <strong>中国女子金球奖:亚洲杯“明星”均入围</strong>

  弯腰、蹲下,锤起、锤落,加固、拧紧,一路检一路看一路记,职工们在有条不紊地作业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金边1月12日电 (欧阳开宇 余湘珺)柬埔寨吴哥古迹2022年收入达到1152万美元,相比2021年大幅增长。

  不过,投资咨询公司BCA Research美国资产部门首席策略师唐克尔(Irene Tunkel)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航空公司一般受制于美国消费者支出,因为国内旅行是该行业复苏的引擎,国际和商务旅行则较为滞后。同时,随着通货膨胀仍未回到正常水平,航空公司的成本也急剧上升。

  “之所以确定阿兹夫定270元的单价,是考虑到两个原则:便民性和可负担性,包括国家医保的可负担性。”文德镛表示。

  <strong>陈坚:</strong>从内容上看,中国的佛教摩崖石刻,包括石刻佛像、石刻佛经文句和石刻佛教名号。在山东众多的佛教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刻的是鸠摩罗什(343-413)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通行本《金刚经》)之前16章,也就是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至“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原文有2998字,现存1382字(含尚有痕迹者),个个字大如斗,一尺见方,有“榜书之宗”的美誉。

蔡政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