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史观”贻害无穷 台统派人士指校正历史教育迫在眉睫

来源: 中文网
2024-05-30 17:58:45

  中新社广州5月30日电 题:“台独史观”贻害无穷 台统派人士指校正历史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 张杨彬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5·20”讲话中相关表述具有浓厚“台独史观”,引发岛内外舆论持续挞伐。

  “台独史观”包藏祸心、贻害无穷

  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表示,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南部,殖民统治台湾38年。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在赖清德口中却被扭曲为“从台南起步台湾全球化的开始”,甚至成了值得庆贺的“台南400年”纪念。

  “他越过了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台湾的经略;越过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台湾的侵略;更越过了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无数抗日志士无惧生死捍卫国族认同的事实。”雷倩说。

  “荷兰、西班牙等殖民者对台湾的文化影响只有几何?中华文化在台湾社会各方面又占多大比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台独史观”有意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目的是将台湾塑造成所谓“多元的、世界的台湾”,将合法合理、合乎历史大势的两岸统一扭曲为“并吞”。

  “去中国化”课纲下历史教育任重道远

  在台湾现行的“去中国化”课纲下,“中国史”不仅比重被大大压缩,更被别有用心地安插在“东亚史”部分。历年来,岛内有良知的文化与教育界人士不断展开批判,呼吁纠正此课纲。

  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指出,“去中国化”课纲让岛内年轻人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是非价值判断,而此类对历 史事实“随意取用”的“台独”宣传话术讲得久了,台湾年轻人如何能不受其蒙蔽和蛊惑?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岛内民众了解真实的台湾历史,尤其是日据时期的历史。”蓝博洲说,要谈日本殖民统治时台湾民众的处境,谈台湾同胞坚决抗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斗争,所谓“日本殖民有功论”等论调就不攻自破。要让年轻人了解台湾真实的历史,需要大陆各方面和台湾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

  他表示,恰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所言:“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台湾的地缘定位绝非像赖清德所言是所谓“第一岛链”,而是与祖国大陆紧密相依,命运与共。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增进两岸了解势在必行

  本届“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中不乏台湾年轻人的身影。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台湾青年郑庭绎对“台南400年”的论调感到痛心。“我来自台南,当然希望家乡能站上世界舞台,但绝不是以这种方式。”

  从“登陆”到引路,郑庭绎还参与组织了许多两岸交流活动,“在了解与交流中,台湾年轻人会有反思,得见真相。”

  “我相信部分台湾民众被民进党当局蒙骗是暂时的。”华东师范大学台湾学生杨大誉是拥有数万抖音粉丝的博主,他用短视频介绍大陆生活。杨大誉表示,在大陆的台湾青年有责任让岛内同胞多了解两岸的真实情况。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台生部部长林彦辰说,台湾青年渴望发展进步,两岸青年应该互学互鉴,共同面对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患者457万例。数量庞大的肿瘤患者,是新冠中的高风险人群。

  放开之前,冯晓梅所在的这家二级医院,囤了1至2个月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新冠口服药)用量,当时已经用完,药房有新的采购计划,但目前该药的供应量有限。医院还增添了不少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指脉氧仪等等的购置,但“不太好买到,缺货,各医院都在要”。

  2023年1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做了一期各地跨年烟火秀的视频合集。然而在报道台北市的直播画面时,许多观众惊讶地发现,CNN居然分不清台湾地区和泰国。

  当陈金英对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儿女都劝她:“您从来没创过业,也不了解服装市场,年纪又这么大了,干吗不轻轻松松地养老呢?”“创业不易,压力太大,您何必这么做呢?”但陈金英没有放弃,52岁的她开始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疫情以来中国出境游总量始终低迷,但出境游人均消费不降反升。携程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内地出境的机票及高星酒店人均花费,较疫前分别增长了64%和40%。

  近三年疫情,每个人都不容易。人们压抑了许久的郁闷心情,太需要一次彻底的释放。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好运好风光”,人们期待在春节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里,借着节日的种种仪式感,来驱散阴霾、祈福祝愿。

林春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