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佳伟创拿下通威股份大单,比前三年之和还要多,股价会反转吗?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5 10:11:26

11月8日晚间,捷佳伟创披露重大合同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通威股份下属子公司在近十二个月内签订了日常经营合同,累计金额28.46亿元(含税),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1.34%。

双方在过往早有交集,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去年就是捷佳伟创的第一大客户,今年的合作金额特别巨大。

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期间,捷佳伟创及下属子公司向通威股份销售收入总额分别为6.93亿元、9.45亿元、7.12亿元,占各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13%、18.72%、11.85%。

这一次公告的金额比前三年累积合作金额还要高出快5亿元。

公告称,本合同为日常经营相关合同,相关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的战略发展、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这不是捷佳伟创年内的首个重大合同,上批合同披露的金额还高过本次。

在今年7月,捷佳伟创披露过其与晶澳太阳能近十二个月的日常经营合同。2022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10日期间,双方累计签订日常经营合同40.39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72.86%。

与晶澳太阳能的合作上升得更迅速。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向晶澳太阳能销售收入总额分别为1.48亿元、3.79亿元、5.39亿元,占各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6%、7.51%、8.98%。

对比2022年年报,晶澳太阳能只是捷佳伟创排名第四位的大客户。公司去年还对第二、第三两位客户销售额超过6亿元,这两位客户在近十二个月里也存在订单加码的可能。

仅这两次合同相加,捷佳伟创近一年多的合同金额已高达68.8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

这两家公司均属于履约能力较强的企业,这些大订单成为捷佳伟创未来业绩的保障。不过具体在何时确认收入,还需要看后续交易情况。

捷佳伟创是一家太阳能电池设备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湿法设备系列、真空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晶体硅电池整线解决方案等。

光伏行业需求持续上升,捷佳伟创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十分优秀。不仅归母净利润在连年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保持着稳定地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捷佳伟创实现营业收入64.05亿元,同比增长50.48%,绝对值已超过去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48.96%。

行业发展至今,市场已担忧光伏行业电池产能过剩。对此,在日前的投资者交流通会上,捷佳伟创投关总监冉飞表示:“高端先进产能不存在过剩的情况”。

冉飞称,光伏电池技术近年加快了技术升级和换代,从PERC到TOPCon,从P型到N型,还有 HJT、X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的发展,都不断促进着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

据冉飞介绍,目前的主流技术路线TOPCon也在持续升级和突破,平均量产转换效率从2022年的24.5%到今年25.5%以上。捷佳伟创布局了PERC、TOPCon、HJT、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相信光伏行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大行业。”冉飞认为。

此外,捷佳伟创已拥有钙钛矿以及钙钛矿叠层整线设备的供应能力,近日 已向钙钛矿下游客户出货大面积薄膜立式设备,用于客户的量产线。10月初,捷佳伟创钙钛矿产业化项目在常州奠基。

虽然捷佳伟创业绩持续上升,但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却在深幅下调,自最高时210元/股之高跌至近期下破70元/股。近期大盘回暖,捷佳伟创股价反弹至75.23元/股,依然反单力度有限。11月9日,公司股价高开高走,早盘上涨3.91%,收于78.17元/股。

此次大订单的披露可以成为捷佳伟创股价的催化剂,还需要观察。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北交所交易机制,提升北交所二级市场定价功能,提升市场流动性。

  春节消费“开门红”振奋人心,我认为,经济全面复苏势不可挡,今年经济形势将会有大的好转,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风电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是通过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实现的。这意味着整机商要走出舒适区,将技术能力向过去未曾涉足的产业链上游领域延伸,必须具备打开技术“黑匣子”的诚意、勇气与智慧。

  2月12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因郑永刚逝世,公司董事会成员减少至10人,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完成相关董事补选及重新选举董事长的工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团队成员正常履职,公司经营业务正常开展。

  2014年,国内开启了第一轮稀土集团整合,“1+5”模式的六大稀土集团诞生。即北方“1”以包钢集团(旗下包钢股份、北方稀土)组建成立北方稀土集团,南方“5”分别以央企五矿集团、中铝集团(中国稀有稀土)和地方国企广东稀土(广晟有色)、南方稀土(赣州稀土、江西铜业、江钨控股集团)、厦门钨业组建稀土集团,并于2015年起陆续完成验收工作。2016年12月27日,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大集团主导我国稀土产业的格局基本形成。

  CSST还未升空,但是其致力于打造的面向国际开放的、先进的空间天文台,将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的可能性,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特别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目光。

王士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