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公布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5 23:45:17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生态环境部25日通报2024年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总体情况

  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O₃平均浓度为1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1%;SO₂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₂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CO平均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2%,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9%,其中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5%。

  二、重点区域

  (一)京津冀及周 边地区

  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O₃平均浓度为1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7%。

  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3.5%,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1%,其中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3%。秦皇岛市、滨州市、东营市分别出现1天重度污染。

  5月,北京市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O₃浓度为2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8%。优良天数比例为58.1%,同比持平;未出现重污染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持平;由沙尘天气导致的超标天数比例为6.5%。

  (二)长三角地区

  5月,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O₃平均浓度为1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0%。

  5月,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4.4%,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未出现重污染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1%。

  (三)汾渭平原

  5月,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7%;O₃平均浓度为1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6%。

  5月,汾渭平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8.9%,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未出现重污染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持平;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1.5%。

  三、重点城市排名

  5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贵阳、拉萨等城市(从第1名至第20名);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依次是鹤壁、新乡、太原等城市(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见附表1。

  5月,168个重点城市中:PM2.5浓度排名前20位城市依次是拉萨、海口和舟山等城市(从第1名至第20名);PM2.5浓度排名后20位城市依次是许昌、鹤壁和漯河等城市(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见附表2。

  5月重点区域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城市及具体天数见附表3。

  相较IPO数量,上市公司质量更应该受到关注。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若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存在问题,资本市场的基石就不牢靠,价值投资就无从谈起,这对中介机构的履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介机构应尽快提高执业质量,强化把关水平,履行好“看门人”职责,杜绝企业“带病申报”,从源头上提升投资标的质地。

  多个案例显示,在公职人员高利转贷案件中,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这条链条以公职人员为中心,向下为真实使用这笔贷款的企业或个人,向上为放贷的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中间还有代理人。

  当时在编制门头沟分区规划时,按照当时的要求和专项规划研究,丁家滩村所在的永定河山峡段,是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线标准来划定的河道蓝线。张刚表示,这一次洪水的淹没线,已经涵盖了丁家滩村蓝线外的部分。经过这次洪涝灾害,还要重新审视原来的设防标准,包括管控要求等,目前,区里正在开展防洪标准和蓝线优化的相关工作。

  如今,菲律宾将“南海仲裁案”作为对仁爱礁的主权依据,同时菲律宾和美国企图将争论焦点转移到仁爱礁等海洋地物的法律地位问题上,以此模糊主权归属争议。然而,2006年8月,中国已经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向联合国提交声明,针对涉及海洋划界、领土争端、军事活动等争端,不接受规定的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

  会议还强调,要毫不迟疑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受洪水威胁群众做到应撤尽撤、应转尽转,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加强安置点服务保障,全力满足群众居住、饮食、医药需求。

  路透社早前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9日宣布,澳最大的散装粮食出口商CBH集团已获批恢复对华大麦出口运输。2020年年底,中方在CBH集团下属子公司出口中国的大麦中检出有害生物后叫停有关进口。除CBH集团外,澳大利亚谷物加工企业Emerald grain已获准重启对华大麦出口。澳大利亚贸易部和农业部联合发表声明称,上述两家出口商恢复出口是澳中两国持续开展讨论的成果,也是澳推进对华关系稳定的又一积极步骤。

谢惠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