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2 09:28:06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21日电 题: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地时间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比利时知名汉学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以这两句中国名言,阐述从欧 洲观察和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台下安坐的听众,与钟鸣旦同为“旁观者”——作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框架下的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汇聚近60名中欧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深入研讨交流。

  从中欧人文交流机制与路径,到中欧经贸合作韧性与潜力,再到已有200余年历史的欧洲汉学,持续一整天的论坛“远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近看”正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古今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融,力求呈现中国的种种侧面。

  于现实而言,论坛议题涉及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与会学者认为,中欧应以更稳定、可管理和平衡的方式达成务实合作,为全球发展稳定而努力。于学术而言,与会学者对欧洲中国学等展开讨论,表示当前欧洲中国学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从中国视角出发,尊重文明多样性,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汲取有益经验。

  对于在中欧两端“旁观”,身为钟鸣旦好友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解释,通过研究对方反观自己,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事实上是中欧学者共同的追求。对欧洲学者而言,就是通过“看中国”反观乃至反思西方。

  杨慧林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洲学界“旁观”中国出现另一个趋势,即有些学者并不懂中文,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但他们的研究受到中华文化启发,有时还是关键的学术理念。

  “大陆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产业链也非常完整,我们还是非常看好大陆的市场。”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说,此外,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所覆盖的东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为台商提供了庞大商机。他自己的企业以及所了解的许多台商朋友,都规划今年加大在大陆的投资,对未来很有信心。

  置身古朴华彩的“花灯集市”,2000多只传统样式的花灯排列悬挂于半空中,映透着赤红、碧绿、藏青、暖黄的彩光,吸引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在花灯的映照下,15个极具荆楚特色的年俗表演和互动项目形成一步一景、景景相连。

  在山东美术馆,春节前开展的“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首个由政府主办的美术类国际双年展品牌,基于两年前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打下的良好口碑,刚开展便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迎来观展热潮,开展以来观众数量超20万。

  “这幅年画名字叫‘吉兔启祥瑞’,下面是两只兔子衔着灵芝,上面是两只凤凰含着仙草,中间的牡丹花象征富贵。”老河口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洪斌一边指导游客亲手制作木版年画,一边讲解年画的寓意。“老河口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案有着吉祥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陈洪斌说。

  刁美伊,2016年和丈夫从西班牙回国,在天津意式风情区创办了一家西餐厅。新春伊始,餐厅客流源源不断,刁美伊忙碌并快乐着。

  “2022年到现在,我4个月回了7次家,每天睡4-5个小时,除了与大伙解决积压货,还有异常的快递单要处理,繁杂的事情接二连三,都会消耗大半时间,影响正常配送。”

陈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