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实处细处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13 18:11:53

  【地评线】桂声网评: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 实处细处

  抓好农业灌溉,是促进粮食丰收、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国累计灌溉供水已达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4亿亩,为农作物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全国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各地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沃野尽展新“丰”景,粮食丰收既要靠“天帮忙”,也要靠“人努力”。上半年,云南、四川等地降雨持续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得益于开年以来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多水源联合调度,储备充足的灌溉水源,相关地方农业生产用水才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夏粮丰收做足了“提前量”。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水旱灾害是粮食丰收的大敌。自然灾害多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擘画出一幅壮阔“丰景图”,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每一粒粮食,都事关14亿人的饭碗,须臾不可松劲。今年来,不少地方出现极端天气,超高温、大暴雨等水旱灾害犹如不速之客,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无论是洪水泛滥还是旱魃肆虐,都是农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负粒粒皆辛苦,每一滴汗水都当化成丰收的希望。主动防范风险,全国上下一手抓农业生产,守牢耕地面积,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另一手抓好灾害防御,督促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排查整改防洪风险隐患和抗旱薄弱环节,协调安排1.74亿元支持云南、四川抗旱,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正是把“防”的功课做在前面,才不断把握了“田间地头”里的主动,全国上下才有了喜迎新丰收的底气。

  水旱灾害并非完全不可控。田间地头里的事,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退出了“镐锄镰犁”,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种粮大省山东激发数字活力,对灌溉引水实行远程控制、自动化监控启闭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工程调控更为精准、水量调度更为及时;湖北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据感知、模型计算、调度方案优选等,有效保障灌区农田灌溉……藏粮于技,这是促进粮食丰收的“科技密码”,各地当攥紧这把“金钥匙”,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不管承载多少旅客,只要航班起飞,如起降、航路、维修、油耗、机组等固定飞行成本就会产生,而旅客直接相关的成本,如机场服务费、销售代理费等,均摊到每个人身上,边际成本并不高。

  就在各家航司在规则上大做文章时,飞猪推出了“任性飞”产品,售价仅66元,可兑换一个月内包含港澳台在内的成人单程国内机票,票面价在500元以上时,需补差价。2020年7月15日早10点第一次发售,上线秒空。据飞猪后台统计,当时有近200万人同时涌入。

  考试仍设6个项目,分别为:立定跳远、跳绳(1分钟)、掷实心球(2千克)、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1分钟,女生)、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游泳(100米)。<strong>考生报名时无需按原跳跃类、力量类、耐力类3个类别分别选择项目,可从上述6个项目中自主选考2个项目</strong>。考试时间安排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

  而目前身处新能源汽车拥挤赛道的企业,除了奋力争先,确实也没有太多其他选择。有造车新势力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二十年前,中国企业去赶超合资企业是没有胜算的。但是十几年过去了,自主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已经实现了碾压。这一次,国内企业与特斯拉的对比,很像二十年前,但是中国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追赶特斯拉不会再用那么长的时间了。”

  2022年最后一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广州车展上作出判断:“第一轮热潮中处于弱势的‘新势力’,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生存压力。”

  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民航业的亏损额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达到2160亿元。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披露,疫情以来,民航累计亏损预计近4000亿元。“相当于把民航在疫情前十年的积蓄亏完了。”一位民航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陈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