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抬头、马克龙“受伤”,欧洲议会选举怎么了?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2 17:11:39

  中新网6月11日电 法国总统“豪赌”解散议 会、比利时首相含泪宣布辞职、德国总理遭遇最惨重打击……9日晚落下帷幕的欧洲议会选举,在多国引发震荡。

  欧洲仿佛一夜“变了天”。

  这场横跨欧盟27国的选举,又被视为欧洲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随着选举结果出炉,欧盟国家遵循相对温和路线的政党接连受挫,多国极右翼政党“斩获颇丰”,欧洲议会“右转”明显,更增加了欧罗巴大陆的政治不确定性。

  马克龙的“豪赌”

  “在欧洲,现代政治有时进展缓慢,但没有什么冲击会比这次更大。”

  这是英国天空新闻网对马克龙解散法国议会的评价。在该媒体看来,马克龙走的这条路是“不可预测的,也许是鲁莽的”。因为这可能导致“他最痛恨的对手之一掌握大权”。

  没有十足把握,马克龙为何还要冒险解散议会?这还要从这场欧洲议会选举说起。

  9日,法国选民投票选出81名代表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但选举结果显示,法国执政党复兴党的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连后者的一半都达不到。

  美联社称,不少法国选民利用欧洲议会选举,表达对马克龙政府经济、农业和安全政策等的不满。马克龙本期望在推动欧盟加大支援乌克兰、加强自身防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领导力,但这场选举结果令他“受伤”。

  面对这样的失败,马克龙随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进行议会选举。

  有分析人士指出,马克龙决定提前选举,主要有两大考量:

  一是期望重获选民的信任,令执政党在议会中有机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以克服政府在立法过程中遭遇的阻碍;

  二是马克龙也期望尽可能阻击极右翼党派的强劲势头,阻止其候选人在2027年入主总统府。

  不少媒体用“出人意料”“措手不及”,来形容马克龙解散议会的举动,称其在进行一场风险颇高的“豪赌”。

  因为一旦执政党失利,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赢得多数席位,法国可能会陷入总统和总理来自不同政党的“左右共治”、相互掣肘的尴尬局面。

  纽约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师拉赫曼认为,尽管国民联盟会发现赢得国内选举远比赢得欧洲选举困难,但“发生意外的风险更大”。

  还有法媒认为,现在距离6月30日第一轮投票仅剩下3个星期,而到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开始时,法国已部分进入度假季。留给马克龙“收复失地”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称,由于此次将进行两轮投票,会动员不同的选民群体,极右翼未必会取得优势。此外,马克龙希望借助巴黎奥运会等重大活动,让选民倾向于继续支持执政党。

  马克龙10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我相信法国人民有能力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称“我唯一的抱负就是对我深爱的祖国有所贡献”。

  比利时德国也“受伤”

  在这场欧洲议会选举中,受到挫折的还有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

  这一中左翼德国老牌大党,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成绩”:得票率既不敌中右翼对手联盟党,也未超过新兴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

  这样的结果,给朔尔茨领导下的“红绿灯”联合政府(社民党、自民党、绿党的执政联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德国国内的反对党要求朔尔茨效仿马克龙,提前举行选举。

  不过,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贝斯特雷特表示,德国的政治体制与法国不同,“我们甚至一秒钟也没有考虑过德国新选举”。

  他表示,本届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实施那些悬而未决的重要事项。

  与德国面对惨败时的“内心强大”相比,比利时首相就有些顶不住巨大压力了。

  在9日举行的联邦、地区及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中,比利时首相德克罗所在的政党荷语开放自民党表现不佳,所获席位锐减。

  德克罗当晚含泪宣布辞职,比利时将开启新一轮组阁。

  不过,由于比利时政治高度碎片化,再加上比利时三个大区(弗拉芒大区、瓦隆大区和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与三个语区(弗拉芒语区、法语区和德语区)在经济、社会及行政管理方面存在差异,该国政府组阁通常会面临漫长且“困难”的谈判过程。2010至2011年间,比利时曾创造541天“无政府”的纪录。

  在西班牙,欧洲议会选举同样引起震动。

  西班牙第二副首相兼劳工与社会经济大臣迪亚斯10日宣布,由于在9日的欧洲选举中成绩惨淡,她将辞去左翼政党苏马尔党的领导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部长职务。

  “这始终是我们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这是我的责任。”迪亚斯说道。据报道,苏马尔党仅赢得三个议席,与备受争议的新成立的极右翼政党“派对结束了”席位相同。

  政治光谱“右移”

  “这对欧盟各地的极右翼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周末,对自由派和绿党来说则是一场噩梦。”在这场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被认为取得了“历史性胜利”。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立法、监督、预算和咨询机构,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这届欧洲议会选举于6日至9日举行。

  欧盟各成员国会在选举前商定各自的席位数量。总体而言,人口较多的国家拥有的议席也相对较多。在本届欧洲议会的720个席位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分配到的席位较多,分别有96席、81席和76席。

  欧洲议会的议员由各成员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欧盟27国选的是同一个议会,但各国的投票时间和选举规定不尽相同。通常,当选议员在欧洲议会中按照党派组成跨国党团,议员更多是依据党团的政治诉求展开日常工作。

  欧洲议会最新数据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186席,成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获135席,位居第二;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获79席,位列第三。

  具体来看,在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极右翼政党的得票率均位居榜首;在荷兰,极右翼自由党位居第二;在波兰,该国中右翼政党,以及右翼保守势力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

  据路透社报道,政治观察人士将欧洲出现这种“右转”倾向归因于欧洲生活成本上升、人们对移民和绿色转型成本,以及乌克兰问题的担忧,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政党“抓住了这些担忧”。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认为,尽管欧洲议会选举的重要性对欧洲各国而言,可能不及国内选举,但它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会设定欧洲大陆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政治基调。

  分析认为,从选举结果来看,新一届欧洲议会中传统的中右和中左力量保持多数地位,未来欧洲政治大方向未必出现急剧变化。

  美国新闻网站Axios也指出,布鲁塞尔的重心无疑已经转移,但欧洲针对极右翼的“防火墙”仍然完好无损。法国和德国政府未来的命运,可能决定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不过,欧洲议会政治光谱“右移”,可能会令通过安全、气候等方面的新立法变得更加困难,在移民和对乌援助问题上,欧盟的政策推进或许会出现更多不确定性。(完)

  在布林肯访华前,我们看到,从马斯克到比尔·盖茨,不少美国工商业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前来北京。这显示的当然是美国社会有这么一股劲头,希望以经济发展为重,希望不与中国脱钩断链,希望中美携手有更好的明天。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一部分政客不遗余力推动反华遏华政策,最近又搞出“去风险化”的说辞来掩饰“脱钩断链”实质,然而,与此对比明显的是,一批批美国企业高管正络绎不绝踏上中国大地,持续拓展在华业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袁达:我们将继续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提供平台,健全外资企业直接联系点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为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广西南宁市拟通过缩短收费时间、延长免费时间、降低收费标准、设置最高限价等措施来优化调整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6月21日,南宁市召开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来自社会各界的53名听证会参加人对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方案发表了意见。南宁市发展改革委向听证会参加人介绍拟定的收费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在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媒体还试图向中国施压。彭博社16日发表题为“中国最好听听布林肯必须说的话”的评论文章,指责“中国正在犯错”,宣称中国面对美国在军事实力上并没有所谓的“升级优势”。华春莹17日在社交媒体上驳斥这篇文章,称此文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胁迫”,“如果有人想伤害中国而自己毫发无损,那是幻想”。

  2015年布林肯访华,有位随行的记者觉得他彬彬有礼,活动结束后会跟身边每一位工作人员握手致谢。但一旦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他就会老练地“打太极”,不给人留话柄。

林秋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