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胡继风: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故事的力量?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5-30 20:52:00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上官云)“文学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提到写作的相关话题,儿童文学作家胡继风如是说道。

  近期,胡继风的作品《云朵上的爸爸》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军旅题材长篇儿童小说,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的视角展开。书中以小主人公思念牺牲的爸爸、渴望与爸爸相见为主线,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胡继风从小就有一个成为军人的梦想,虽未能实现,但他对军营的热爱和向往从未改变。成为作家后,他很想写一本书,告诉孩子们中国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呈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敬重和支持。

  关于小说的创作,胡继风说,自己很赞同评论家海飞的一个观点,即小说不仅需要好故事,也需要好的讲故事的方法——给少年儿童读的小说尤其如此。

  “因为少年儿童特殊的年龄和心 智,这就要求写给他们的小说要更好看。”他表示,自己一直很在意小说的悬念和“扣子”,“我的写作过程常常是一个让孩子猜谜的过程。”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谜面太难或太容易,孩子都可能选择放弃。“作家所出的谜面要难度适中,吸引孩子一直往下猜,直至猜到故事的真相,同时也感受到故事的力量。”他说。

  不过,在《云朵上的爸爸》中,胡继风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开头就交代“谜底”,让男孩知道真相,然后带着读者进行“反推”,吸引小读者读下去。

  “好的儿童小说必须要有清晰的脉络和线索。我在故事里设置了一条主线和几条辅线。所有线索像一张网,让故事更紧密、更好看。”他说。

  胡继风平时也很关注文学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说麦子、稻米、蔬菜、水果、禽蛋……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食物的话,那么文学就是保证孩子们思想、感情、品格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物”。

  “对于孩子,文学的作用极其重大。”胡继风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自觉承担起以文润心、以文化人的责任和使命。”(完)

  一家花炮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他们本来专注高端产品,但劣币驱逐良币,不得不也做一部分“假大空”产品。还有一些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什么产品火就卖什么,通过低价低质、恶性竞争打开市场,导致产品燃放效果差,甚至存在安全问题。

  26日下午,来自云南的238名返岗务工人员顺利抵达福州,这是2023年春节后,福建首趟接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的免费包机。

  为了帮母亲减轻负担,李艳英小学五年级时就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品赚取零花钱。八姐妹都自立自强,有了各自的工作,如今在昆明、大理、怒江等多地生活,不再为生计苦恼。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东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的推广,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

  <strong>兔年春节消费文旅呈现爆发性增长</strong>

  几次彩排,赵大治和音乐总监赵麟等主创几乎每次都会给《难忘今宵》“再换一个口味,看看效果如何”。赵大治说,在第四次彩排和录制备播的时候,原本采用的是没有阿卡贝拉的童声合唱。“这个版本出来以后,大家觉得还是差点意思,又改回到阿卡贝拉+多声部童声合唱的形式。”

张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