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数字产业司法保护 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网络规则之治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3 20:04:47

  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郭其钰)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视觉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迅速兴起,也对前瞻性数字技术成果的司法保护提出了新需求。

  记者19日从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获悉,该院出台十五项举措,探索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的司法保护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场景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健全数字规则体系、网络规则之治,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如针对数据收集与利用、大模型训练、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案件,杭州互联网法院重在通过司法裁判引导数字技术研发使用者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和科学伦理,实现对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和及时纠偏,推动数字技术合规有序发展。

  “在一起智能机器人直播案中,我们对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形象、直播话术、直播页面等各项元素能否得到法律保护进行了界定,厘清了模仿他人智能机器人直播的行为边界,维护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在革新、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秩序。”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二庭庭长沙丽举例说。

  为保障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该院聚焦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重点领域,形成可推广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治理标准,促进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以数字文化成果保护为例介绍,针对网络侵权盗版、“直播带货”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该院探索符合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生成物、特效道具、数字藏品、5G云游戏等新类型文娱产品特点的法律保护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如在涉“NFT数字藏品”著作权侵权案中,法院对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核心技术的NFT数字作品性质、NFT交易模式下行为认定及平台属性等进行了界定,进一步规范应用司法区块链技术。

  在加强对数字技术司法保护的同时,杭州互联网法院强化技术赋能,优化审理模式。

  官家辉介绍,法院重点迭代更新互联网诉讼平台、电子证据平台等技术应用,推进“云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异步审理模式功能和适用场景,探索元宇宙技术在庭审变革中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高效 满足网络新型纠纷的多元化解司法需求。(完)

  黄平庆幸所有被困员工8月2日已经全部安全撤离,“如果有同事因为救书把命搭进去了,大家一辈子都会背上心理包袱。”借助直播的机会,黄平感谢伸出援手的救援队和提供安置点的朋友。

  台湾三立新闻网稍早前报道称,九鹏基地因地处恒春山区,爆炸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早在2022年7月,在进行火药销毁作业时就曾发生爆炸并窜出大量黑烟,引起附近居民议论。

  扬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谷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这类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监守自盗”的案件中,会考虑是否因其身份地位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并在量刑时予以综合考量。同时,这个群体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们可能同时存在高利转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的罪名。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王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罪名的设立背景很特殊,1997年,提交到全国人大审议的刑法修订案草案中,并没有高利转贷罪。但在两会讨论期间,有来自银行界的人大代表主张增设这项罪名。他们的理由是,在贷款发放后,很多申贷人没有将其用于申请时所称的用途,而是高利转贷他人,吃利息差。

  而正是在这种差异下,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游客挑选旅行社,到如今更接近于一场“双选”。据了解,浪浪星球的旅行团客单价在人均1万以上,专注于中高端客户和高端客户。“客户的理念要和我们相契合。客户认为出去玩,需要被服务,花这个钱是没问题的。有的客户外出旅游想报一个低价团,觉得宁可购物也要报便宜的团,这种理念可能跟我们公司不契合,所以这类客户我们是不接的。”

  400万册图书、价值超过3亿元,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谈到曾被洪水围困的员工和变成废纸的图书,中图网创始人、CEO黄平忍不住掩面而泣。

黄添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