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长大了!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1 10:06:56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

  照片定格瞬间,承载隽永记忆。曾经和习近平总书记“同框”过的这些少年儿童,带着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正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茁壮成长、健康成才。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一起来看他们的成长故事。

  当时就读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朱锐,很喜欢阅读红色故事,常常在班级的阅读课上讲述自己的感悟。课余时间,他还在沙洲村担任“小小讲解员”,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如今,热爱体育运动的他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说起未来的志向,朱锐说:“长大之后我想要成为军人,保家卫国。”

  同总书记的会面,点亮了王雅妮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如今,25岁的她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美容美发课教师。“我学到的越多,能教给学生们的就越多。”王雅妮说,她是感受着社会温暖长大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份温暖传播 出去,将青春绽放在特殊教育的三尺讲台,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实现梦想。

  当时三年级的张钰可正在上体育课,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她。从2023年暑假开始,张钰可每周末都会参加摔跤训练。今年3月,她在2024年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系列赛中国式摔跤公开赛上,获得了女子少年组亚军。

  当时正在上书法课的马子涵,202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她一直保持着对艺术的兴趣,喜爱音乐的她能够熟练演奏钢琴和古筝。马子涵坚信,艺术中的“美”,是她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当年就读于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的宋芷萱也参加了植树活动。从那以后,宋芷萱每年都会和家人种下新树苗。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参与志愿活动,也更加理解了“劳动最光荣”的真正含义。宋芷萱说:“劳动让我心情更加舒畅,种树的习惯我会一直保持下去”。

  记者:鞠焕宗 任超 李一博 王全超 连振 薛宇舸 谭畅 刘雨

  编辑:毕晓洋 卢烨 唐颢宸 聂毅 邱世杰

  技术:密雅琪

  报道员:欧智敏

  新华社摄影部、新媒体中心 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王明健

  研究咨询部负责人说,报告从2006年起,每年度一本,在商会举办的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新鲜出炉,为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生产、销售和新产品开发提供前沿参考,深受企业欢迎。

可以带你远程体验殷墟文化

  他们没抛下任何一位患者

  “从机场到酒店打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说,这些年很少再遇到中国游客,但最近这段时间,明显感觉到从中国来玩的人多了起来。”到达后的第二天,姚女士没有去逛景点,而是带着“怀旧”的心情,去了她几年前去过的一家烤肉店。“味道和我记忆中的一样,吃到第一口的时候,有一种失去的生活又回来了的感觉。”当然,和过去相比,现在饭店里中国游客很少。“以前这家烤肉店,中午有一半都是中国游客,现在当地人和其他国家的游客会多一些。”

  中国五金机电行业圆桌会议是全联五金机电商会的品牌工作。会上,大中小微企业的会员们围绕宏观经济形势、民企发展、五金机电行业热点问题畅所欲言;会下,大家同吃同住同行,进产业园区、进乡村振兴基地调研。

  此前的感染高峰时段,何凯和同事们也陆续出现了症状,但仅仅短暂休息一两天后,不少人又都回到了岗位,“如果能坚持,就都没有主动说我不来上班,我要休息的。”何凯说,看着医护人员坚持在岗,患者也很理解,就算等待的时间较长也都没有吵闹,更多的是理解。

杨裕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