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1 10:33:23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 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题研究、中匈院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有失眠的同学向王亚辰推荐“睡前做题法”,但王亚辰却发现做题会加重他的焦虑,尤其当有不会做的题时,他的思绪会一直延续到上床,脑子里还是在求解这道题。

  那么,被喻为盾构机“心脏”的主轴承设计制造难在哪儿?其关键核心技术是如何攻克的?记者最近采访了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团队有关负责同志。

  面对商家折扣要保持理性。消费者尽量到资质、口碑良好的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选购商品,并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购物凭证,将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商品宣传信息进行截图保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16日电(记者 林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间加速“组团”,探索跨区域深度融合。放眼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宁波与舟山两市隔海相望,历史上血脉相通,地缘上一衣带水,都是因海而生、凭海而兴。

  下一步,山东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总的思路是:

  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龙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过个线上文化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让丰富的文化内容实现最大限度的触达,在春节尤其具有仪式感,实现共情传播,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平台多方参与、即时互动,让文艺资源、文化活动可视可感可知,更加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是公共文化服务在形式上的创新。

林郁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