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带来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2 01:22:09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窗边的小豆豆》作者、现年90岁高龄的黑柳彻子到访中国,日前来到北京和喜爱她的读者见面,并带来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

  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和联合国基金会亲善大使。她根据童年经历写成的《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名作,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5种语言,获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2003年,本书由新经典引进,迄今简体中文版发行量已突破1700万册,并曾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和语文教材。书中天真自由的“小豆豆”牵动着读者们的心,在中国引发关于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广泛讨论,是一部现象级的儿童读物。

  在《续窗边的小豆豆》首发现场,黑柳彻子梳着标志性的“洋葱头”,一身紫色长裙,首先用中文和读者们打招呼,随后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情缘。1984年,出于对大熊猫的喜爱,她第一次到访中国,今年正好是第40年。再次来华,她笑着说:“中国是我非常憧憬的国度。看到中国的朋友们,有时我会想:他们和我真像啊,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喜欢有趣的事。能产生共鸣、能一起笑,说明我们的心情是相通的吧。”黑柳彻子即兴表演了一小段京剧,现场掌声和欢笑声久久不停。“我希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一起做那些开怀大笑的事,也希望《续窗边的小豆豆》能为与我有着相同幽默感的中国朋友们带来快乐。”

  在一般人眼里,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豆豆是个“问题儿童”,但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始终坚定地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离开巴学园后,小豆豆怎样了?四十多年来,有无数读者好奇这个问题,黑柳彻子也最终在九十岁时下定决心,提笔续写《窗边的小豆豆》,讲述小豆豆从巴学园毕业后的故事。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教育”,《续窗边的小豆豆》则是“成长”。在前作中,小林校长“蹲下来”倾听并托举孩子们;在续作中,小豆豆则是自己踮起了脚,直面更为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巴学园是永远的。”在著名作家曹文轩看来,两书的创作相隔四十二年,读起来却并无任何隔阂。“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阅读体验。看《续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我觉得小豆豆还是《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虽然她已经长大了十岁、二十岁,虽然生活起起落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和成年人世界打交道,但我看到的她依然没有改变。”

  在黑柳彻子看来,怎么认识自己的“不一样”,怎么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曹文轩表示,独一无二的个性 ,是人生活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所有的个性得到非常好的保护”。两位儿童文学作家在现场呼吁,希望每位家长、老师,每个大人,都能守护好孩子们的个性。在如今充满变化、人人都被裹挟着加速向前的时代,这一点更加重要。

  “教育,就是要蹲下来,看看孩子们所看的高度。”这条关于《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评流传极广,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本书为何如此受欢迎。在黑柳彻子成长的路上,母亲和小林校长一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谈及母亲的开明,90岁的黑柳彻子仍心存感激,“母亲一次都没有否定过我。她的教育方式非常自由,无论我想做什么,她都不会反对,始终支持我。”围绕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她进一步说:“我非常认同‘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这句话。希望各位家长要富有爱心地去观察孩子,要信任他们,看到他们的优点,不要轻易对孩子们发火,让他们一生都可以从童年当中汲取营养。”(完)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经连续举办3年的“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在兔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再一次亮相北京华德眼科医院,今年的主题是“翰墨丹青·喜迎新春”,华德眼科携手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将美好的新春祝愿凝于笔端,提前把福气、喜气传递给人民群众。

  2007年9月2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下称“宋基会”、“明园慈善基金”)由马明哲及其家人出资成立。“关心和支持中国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资助教育和文化事业,为回报国家、感恩社会尽绵薄之力。”马明哲先生在当时的致信中这样解释成立基金的初心。15年以来,依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坚强领导,明园慈善基金累计捐赠5000万元,为4000多名乡村儿童带去音乐、体育、美术等素养教育课程。

  场内体育活动热火朝天,场外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项目展演、民俗年俗表演、休闲时尚健身项目体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贵州、青海,被查的遵义中审会计师事务所、青海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也分别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印尼财政部长英卓华表示,控制烟草制品消费是为了提高印尼国民健康水平,因为吸烟是导致该国儿童发育迟缓和诱发死亡的重要风险。她说,烟草制品消费已成为印尼贫困家庭仅低于大米的第二大消费支出,超过了民众实际上更需要的鸡蛋、鸡肉、豆腐、豆豉等蛋白质消费。

  1月18日,在“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特展上,兰溪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棉毯名为密山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缝制了由81枚开元通宝和北宋钱币排列组成的6个互相连接的方胜纹图案。这条棉毯的出土有力证实了南宋时期,婺州(金华)一带特别是兰溪的棉纺织业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并改写了元代黄道婆带回棉纺织技术的历史,将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约100年。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