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7 16:05:15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 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我们必须进一步释放这种潜力”。

  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于12日至15日到访四川成都。代表团成员包括欧盟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大使、法国驻华大使等17位驻华大使。

  庹尧诲告诉记者,欧盟和中国长期以来在各领域事务上都开展了良好的协作和对话,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方面。“我们(欧盟)对这样的合作非常满意。”

  据了解,目前成都的欧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初次到访成都的庹尧诲表示,欧盟十分重视加强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涉及整个中国,因此到中国各地考察很有意义。”

  企业的创新产品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还需要走通技术适配、检验测试、场景验证等环节,才能最终进入行业用户实现规模化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北京市支持共性技术平台瞄准电力、交通等行业应用市场,与产业链、供应链上游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技术适配研发、产品性能测试、行业示范应用等,带动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入行业市场。

  漳州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展现新时代“漳州110”乃至漳州警察形象,进一步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凝聚“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智慧力量,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态度,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民众更加深刻感受到“漳州110”忠诚担当、赤诚为民、严格规范、廉洁奉献的优良品质,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完)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strong>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strong>在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2023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将采取哪些举措来稳就业?又会怎样帮助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此,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

  2022年的严峻形势之下,伴随着自主品牌车企的大踏步前进,合资车企不可避免地遭遇节节后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在《灵境泛在互联:元宇宙发展之思考》主题演讲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以“灵境泛在互联”为抓手,构建演进版元宇宙的体系化建设方案,要以社会城市治理、智能制造、健康大数据智慧应用产业为先导,推动元宇宙产业落地。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0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10日01时47分在印尼班达海(南纬7.20度,东经130.10度)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刘育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