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年完成出版 这套作品如何传播科学家精神?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6 06:25:21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优秀的科学家传记有哪些价值?科学家精神如何传播?近日,“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到场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历时五年完成出版,精选《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20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涵盖数理化、天地生、信息、工程等多个科学领域。

  此外,该丛书以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为线索,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案例等等,讲述科学家的一生,兼具知 识性和文学性,希望能让读者在品读科学家故事的同时,感悟科学家精神。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在发言中提到,好的科学读物可以有效地引导科学阅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乃至产生释疑解惑的欲望,进而追求科学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稍后,就科普出版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等话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等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谈。

  其中,关晓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他认为,“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把每一位顶尖科学家的生平、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富有价值的营养。

  提及本书的价值,关晓武说,一是可以带来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二是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我们通过看这些书,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对青少年来说,如果想成为科学家行列中的一员,该怎么做,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该书出版方、大象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各界专家的帮助下,挖掘更多像“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这样的科普选题,探索科学知识新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播撒科学的种子。(完)

  北京冬奥会种下的冰雪运动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来自新疆石河子的小朋友聂榕辰是苏翊鸣的铁杆“迷弟”,只有6岁的他如今已有4年“雪龄”。这个冬天,他每周至少有10个小时“泡”在雪道上。未来,他希望像苏翊鸣哥哥一样进入国家队。

  <strong>《越绝书》“绝”在哪里</strong>

  “市场经济回暖,公司订单也在不断增加,用工就有了缺口。”重庆一建材企业人事招聘专员介绍说,为吸纳人才,清晨8时许他就到现场做好准备工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4日电 据纽约市议会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日,纽约市议会全体议员大会以49票(两位议员缺席)通过“农历新年决议案”。自此,农历新年成为纽约市法定假日,这对于纽约市所有亚裔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

  与以往不同的是,4日的6072次“慢火车”上正在举办民俗文化展演。车厢内张灯结彩,各色彩灯、彩带、拉花、布艺和形态各异的手扎灯笼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锣鼓器乐、陇州小调、古装走秀等一场场闹元宵活动接连上演。

  作者 徐红 杜威

赵佩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