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对话五周年:让全世界听见中国大运河的声音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5 01:15:52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 题:京杭对话五周年:让全世界听见中国大运河的声音

  作者 严格 童笑雨

  700多年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出发南下,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和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之际,一群当代马可·波罗于6月13日从北京出发,终点也是杭州。他们将在沿途走进运河人家、体验运河文化,了解千年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这是即将举行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下称“京杭对话”)的序幕,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办。5年来,京杭对话从中国的大运河边起步,不断扩展“朋友圈”,成为促进世界运河文化交融共鉴的品牌活动。

  唱响“双城记”

  杭州与北京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大运河上的古时俗语,道出了两座城市因河而兴因河结缘。

  2019年,首届京杭对话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活动促成“三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新行动、合作新机制、传播新探索、搭建新平台等四大成果,并约定,北京和杭州每年轮流主办京杭对话活动。

  在首届京杭对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关于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专门作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京杭两地举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推动运河文化交流合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以此为平台,汇聚运河沿线地区智慧和力量,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共同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年一会,京杭“双城记”就此拉开序幕。

  2020年,浙江图书馆镇馆之宝文澜阁本《四库全书》重返“诞生地”北京,引起人们对千年运河文化长流的共鸣;2021年,京杭顶级艺术家第一次在杭州运河百年戏院开展雅集对话;2023年,来自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和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文物瑰宝同台展出,向人们诉说大运河上的壮阔史诗。

  “双城记”的唱响,不仅在于文化交流,更在于产业合作。

  5年来,相关合作成果不断:杭州商旅运河集团已和北京文资中心就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共同推动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开展合作;北京首创集团与杭州文广集团围绕双方资源和优势,合力推动京杭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首钢与杭钢开展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对话;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金融产品发布;《北京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携手推动大运河文旅产业发展。

  带动全流域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串联起京津冀、苏浙皖以及鲁豫八个省市,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5年来,京杭对话的“朋友圈”一直在扩大。

  首届京杭对话提出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大运河复兴”为主题,充分调动运河沿线城市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共同体。

  自京杭对话组委会向全社会发布《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倡议》开始,京杭对话邀请天津、河北等运河沿线省市有关负责人与会,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全面深化大运河沿线省市的深度合作,做好研究传播、创新转化、富民为民“三篇文章”,成为共识。

  2023京杭对话举办期间,融合运河沿线八个省市地域音乐元素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由来自北京民族乐团、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民族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的百位演奏家共同演绎。

  主办方中新社旗下的中国新闻周刊出版中国首本以生活方式呈现的《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爱上大运河的128个理由》,串联起京杭大运河沿线20座城市的美食美景、风物精华,让运河文化流行起来,赋能美好生活。

  京杭对话还通过“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组织文化名人、摄影大咖、媒体人等组成采风团,在运河沿线城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深入讲好新时代运河故事,加深运河城市的交流融通。2023年,杭州卖花姑娘陈喜悦在北京后海卖花赠送杭州礼物,更是引发网友热议。

  “我们期盼,京杭两地通过对话合作,让大运河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转变,让这一千年文脉‘流动’起来,让古老的大运河‘活化’起来,让其进一步成为 中国精神、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这样表示。

  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在2021京杭对话中也表示,希望北京和杭州能以京杭对话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品牌打造,共同推进大运河承载的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索创新模式,输出成功经验。

  面向全世界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六条世界遗产运河,到今年正好是第10个年头。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张环宙说,大运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流动的运河连接着中华民族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中外对话的共同语言。

  2020京杭对话通过建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以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组成的五方合作机制,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让全世界听见中国大运河的声音。

  2021京杭对话首次将国际化赛事纳入框架,并举办首届国际大运河影像大赛,收到海内外参赛作品6537件。

  也是那一年,胖乎乎的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在杭州市大运河畔拱宸桥头“同框合影”,帮助大运河破圈传播。

  “虽然马可·波罗当年所见场景只能在书里看到,但我却看到了大运河的全新风貌。中国既保持千年历史,又取得巨大进步。”6月13日,在北京启幕的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上,意大利汉学家麦克雷说。

  13日开始,新马可·波罗们从北京出发,到访扬州和杭州,跟随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体验“运河号子”;参观走访扬州的马可·波罗纪念馆;参与杭州宋韵簪花体验,入住运河人家,体验运河人家的一天,感受新时代运河文化的魅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在2023京杭对话上表示,希望通过京杭对话,弘扬与大运河相关的艺术和传统,加强大运河保护的国际合作,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让全世界听见中国大运河的声音。这是大运河文化传承的时代表达,也是千年大运河流动的新生机。(完)

  这些网传消息源头均为2020年3月的报道。早在2020年3月19日,世卫组织就曾表态,并不反对COVID-19患者使用布洛芬。世卫组织表示咨询了治疗COVID-19患者的医生,除限制该药物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常见已知副作用外,没有发现布洛芬任何副作用报告。世卫组织最新版COVID-19用药指南中,也未将布洛芬列为禁忌或不推荐使用的药物。

  新京报讯 (记者周萧)卡塔尔世界杯将于北京时间12月9日晚打响1/4决赛争夺,随着比赛逐渐减少,国际足联公布了最新的裁判团队名单。马宁、曹奕和施翔未进入新一阶段的裁判名单,中国裁判组的本届世界杯之旅宣告结束。

  11月30日、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两场座谈会,分别听取有关方面专家、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李铁被查,反映出反腐败斗争无禁区的特点。对于中国足球界和中国球迷来说,始于2009年的“反赌扫黑”风暴令人记忆犹新,对体育领域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李铁被查,或将开启中国足坛新一轮“反腐风暴”,“希望能通过反腐败的方式为中国足球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作为广西一位负责农民工工作的政府人士,李泉(化名)长期接触大量前往广东务工的广西农民工。多方位提升不同年龄层农民工的技能素质,成为李泉近些年服务农民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疫情初始至今,实施防疫措施一直都是为了降低疫情对少部分高危、脆弱人群的冲击,这个目标现在也不应改变。因此优化后的防疫措施也应该基于这个目标。从技术层面看,无论是“二十条”还是“新十条”都需要进一步的配套细则。

彭君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