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开办“共享食堂” 服务独居老人及新就业劳动者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1 14:14:30

  中新网吉林11月8日电 (记者 石洪宇)5元钱的套餐,包括朝鲜族酱汤、炝拌菜、管饱的米饭……近些天,外卖员金岩的午餐都会在“食堂”解决。“味道好,又便宜,吃完饭还能在这歇歇脚。”

  金岩光顾的这家饭店,已加盟到吉林市首家“共享食堂”。“共享食堂”目前有十几家餐饮企业加入,运营的两个多月里,6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士,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劳动群体,一日三餐都能在其中任何一家以低廉的价格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我 们采取爱心商家联盟的形式,为居民服务。”吉林市昌邑区新地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童介绍,社区向符合标准的居民发放了“爱心就餐卡”,居民凭卡在联盟商家处就餐,便能享受到低廉的折扣。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一顿饭花几元,就能吃得不错。”据了解,该街道高龄老人和独居老人占常住人口的31%,但受场地和资源制约,未能建起社区食堂。

  郭童介绍,街道处于商圈核心地段,辖区餐饮小商户众多。经过调研走访后,决定以维北社区为试点,挖掘辖区附近10余家优质餐饮商户,组成了社区“共享食堂”。社区网格员对商户逐一上门走访,商讨菜品及价格。

  商户郭永海是首批入驻的联盟成员。“我这是老店,回头客都是附近的居民。能为老人、外卖员做些贡献很高兴。”他说。

  据了解,维北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士、环卫工人及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已陆续领到了就餐卡。为保障食堂运营,街道指导社区制定了《共享食堂公约》,搭建商户服务群,反馈居民用餐建议,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服务机制。

  此外,其他类型的商户也主动到社区报名,为居民提供低价或免费的理发、口腔保健和中医问诊等服务。“共享食堂”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完)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前,每年春节都会被外地游客预定满,年收入能达到十多万元。”程善忠如是说。

  “车顶是两块光伏板,日照充足时,每日发电量可满足日常所需。”他指了指车顶说。不过,入冬后,蓉城太阳露面次数不多,因此车上备了一些电池。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 米锋: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正在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面对疫情,我们加大聚焦群众的难题与需求,加强对脆弱群体的保护,提升接诊治疗的能力,不断筑牢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坚强防线。在应对世纪疫情的风浪里,14亿多中国人民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让我们再加把劲,我们相信越过这个寒冬,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特斯拉降价,为何经常引发反响?背后有何市场图谋?

  6日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局获悉,由该局牵头打造的“杭州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于近日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对杭州市区范围内涝治理进行统一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应对城市内涝灾害问题管理措施的信息化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内涝防控和应急管理水平。

  美国投资银行杰富瑞首席金融经济学家Aneta Markowska测算:预计到2023年底,美国失业率将达到5%左右,然后在次年继续上升。

刘怡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