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必要时通过应急调度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8 13:39:47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每经编辑 张益铭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24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答记者问。

  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将持续走高

  李超在会上表示,展望未来,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还将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城际方面,重点是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城市方面,重点是结合城市体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县域农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组织充换电服务协同下乡。

  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高速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信息服务,加大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出行充电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完 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修订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强化充电设施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充电设施,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应用试点。

  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落实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大用地、融资等支持力度。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要。

  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

  迎峰度夏是能源电力保供的重点。“我们必须对今年迎峰度夏电力安全保供形势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充分研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李超说,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特别是今年华东、南方地区入夏较早,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强度较大的高温天气过程,一些地方的居民对此已经深有体会。今年夏季高峰电力保供,必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和巨大的消暑降温用电需求,持续动态研判形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李超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首先是抓生产供应。能源生产供应是电力保供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同时,抓紧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

  第二,抓顶峰能力。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要着力提升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用电顶峰的发电能力。我们将持续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停运以及出力受阻等情况;同时,结合各类电源出力特性,推动水、核、风、光、火等各类电源多发满发和储能设施的科学充分调用,发挥顶峰支撑作用。

  第三,抓电力调配。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利用各地用电负荷特性差异,积极通过电力中长期合同、现货市场等市场化方式,开展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必要时通过应急调度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四,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坚持节能节电助力、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通过精细化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更好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与此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做好抢险救援力量准备,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和抢修复电工作,千方百计保障极端条件下民生及重点用能。

责任编辑:何松琳

  去年以来,中石油公司内,长庆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高占武、综合管理部原副主任范宁、纪检监察组原副组长李大勇等人被查。其中,范宁尤其值得关注。

  在李实看来,短期内的各类促进就业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但这类政策只能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短期需求,对于周期性失业等中长期问题,关键还是要靠促进经济增长。

  印度信息和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瓦希诺表示,莫迪政府正致力于为芯片制造业开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到本土化制造、封装和测试,将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根据其激励计划接受申请。这项最新刺激计划拟创造约3.5万个高质量职位,1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并吸引价值88亿美元投资。

  查询链接:2023年黑龙江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https://mp.weixin.qq.com/s/inuF-UxoKQKUYaUCfLCegg

  越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积极支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愿同中方深化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多边协调配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越方愿同中方管控好分歧,维护海上和平稳定。

  关于南海问题。美国不是南海争议当事国。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张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南海的航行飞越自由从来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倒是美国军舰军机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在中国周边示强挑衅,推高了海空安全风险。如果美方真的关心南海稳定,希望避免意外,就应当停止对中国抵近侦察。

蒋世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