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巧妙结合“废弃肝”肝移植与ALPPS术 晚期肿瘤患者获重生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0 17:35:20

  中新网上海6月19日电(陈静 朱恬)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陈女士经历了1次结肠癌切除手术、28次化疗和1次介入化疗后,遍布肝脏的转移灶已对化疗药物逐渐产生耐药性。她还有救吗?答案是:有!

  记者19日获悉,在上海,肝肿瘤外科专家团队成功探索开展“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PS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各方面恢复情况良好的陈女士已顺利出院。

  据悉,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于许多无法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而言,肝移植成为一种可能带来生存获益的治疗方式。ALPPS术则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肝切除术式。这种手术针对肝脏肿瘤数目过多或体积过大且肿瘤切除后剩余肝体积不够的患者,可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

  据悉,对陈女士而言,传统的治疗手段无法奏效。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病情继续恶化。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团队巧妙地将“废弃肝”肝移植与ALPPS技术完美结合,一周内通过二次手术彻底清除肿瘤。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的指导下,由周俭教授带领黄晓武教授、史颖弘教授、王晓颖教授等专家为陈女士实施了创新术式。据介绍,整个手术分为两期:在一期手术中,医生精确地离断了患者的左右半肝,并切除了布满10枚转移瘤的左叶病肝。紧接着,他们精巧地为患者移植入一片废弃的部分左叶肝脏,再细致地结扎了病肝的门静脉右支。

  据了解,由于植入的肝脏十分娇嫩,手术团队需要精确地测算并调节门静脉左侧血流量及压力,才能确保二期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短短一周,陈女士植入体内的废弃肝脏迅速生长,体积增大了约70%,长大的“废弃肝”已经完全能够胜任陈女士的肝脏生理功能。

  在此后的二期手术中,医生成功切除了陈女士体内残留的右侧病肝,医生发现这片病肝上竟藏匿着23枚转移瘤。据悉,术后,陈女士的肿瘤标记物CEA迅速降至正常值2.9。在接受了预防性化疗后,陈女士顺利出院。

  据悉,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年进行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超过7000例,是世界肝脏手术数量最大的肝脏外科中心之一。目前,中国肝移植的肝源仍非常紧缺。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的良性肝脏肿瘤不断增大且靠近或包绕大血管,为确保手术安全,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的肝叶肿瘤。既往,这些切除的部分肝叶一般被视作医疗废弃物或者仅作基础研究使用,若能将这些“废弃”的肝脏保留其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道,则能成为有功能的肝组织,可以当作移植供肝治病救人。

  周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成功探索实施“废弃肝”肝移植+ALPPS术,为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提供了新的供肝选择方案,突破肝源短缺的困境,为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完)

  <strong>开年销量缘何下滑?市场进入瓶颈期?今年能否续写传奇?</strong><br />

<strong>  流言</strong>

  坚守文化,是农村文化礼堂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挖掘千年蚕桑文化的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文化礼堂,展现非遗灶头画的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文化礼堂,拥有百亩梅林之景的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文化礼堂……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表示,广西将拓展面向东盟国际产业链合作,夯实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等合作平台基础,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口岸基础设施及通关便利化水平提质升级行动,重点支持汽车、农业、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完)

  该研究认为,在油棕种植园里留出原生林地块,能极大增加生物多样性,或能降低与这类土地利用相关的负面环境影响。这些发现基于婆罗洲的油棕种植园,表明在原始土地保留约15%、耕种85%的时候,这些区域对提高生态益处最为有效。

  活动现场发布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退塘还林区红树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深圳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和2022年认定的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并对2022年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授牌。

赖伊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