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石柏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强石柏

强石柏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2.7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日批软件中心App|「金曜日」

2024-09-23 17:50:26
625

  “我们已经抵达美国。主要目的是加强乌克兰和保护我们的人民……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决心。乌克兰的胜利计划将摆在我们所有盟友的桌面上。”

  当地时间9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已抵达美国。泽连斯基此访计划争取更多对乌支持,向盟友阐述乌“胜利计划”,同时敦促西方国家解除对乌使用西方武器深入打击俄领土目标的限制。《环球时报》23日援引法新社称,数周来,基辅一直就此问题在向西方施压。

  自23日起,泽连斯基将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多次演讲,预计于26日与美国总统拜登以及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分别举行会谈,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会面时间则尚未得到确认。

  虽然泽连斯基尚未公布“胜利计划”的具体内容,但据《基辅独立报》22日报道称,根据该报获得的消息,该计划可能包括乌克兰“将在数月而非数年内”申请加入北约。彭博社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除申请正式“入约”外,该计划还包括乌加入欧盟的“明确道路”,以及要求西方承诺持续供应先进武器。在《纽约客》杂志22日公布的专访中,泽连斯基表示,如果拜登不支持这一计划,“我不能强迫他接受,只能继续解释”。

  在俄总统普京发出俄乌冲突将发生“质变”的信号后,英美等国近期推迟就是否解除对乌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领土的限制做出决定。22日,拜登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表示,目前仍未就对乌“解禁”做出决定。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则于同日称,与白宫就允许乌在俄境内使用英国“风暴之影”导弹的“棘手谈判”仍在进行,并称现在是一个需要乌盟友“展现勇气和胆量”的时刻。

  在俄乌冲突即将迎来第三个秋冬季节之际,泽连斯基此次访美能否争取到西方对于武器的“解禁”?俄罗斯又可能做出何种回应?

  美英将“默许”?

  泽连斯基抵达美国后,将首个参访目的地选在了位于拜登家乡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的陆军弹药厂。据美联社报道,该厂是美国国内少数几个生产乌军急需的155毫米口径炮弹的工厂,且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产量。截至目前,乌军已自美国收到超过300万枚此类弹药。参与该工厂参访行程的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卡特赖特(Matt Cartwright)表示,泽连斯基在该工厂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谢谢你们。我们需要更多。”

  对斯克兰顿陆军弹药厂的访问仅是泽连斯基此次访美的序幕,他的重点行程将是未来几天在联合国的讲话以及与美国领导人的会面,寻求后者进一步“松绑”对乌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领土的限制。

  此前有消息称,西方目前就支持谈判或是增加对乌军援尚未达成一致,但已然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及北约多国防长均呼吁“解禁”。9月19日,欧洲议会以425票赞成、131票反对、6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要求欧盟国家解除对乌克兰使用西方远程武器系统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限制。

  就在泽连斯基访美前夕,继18日对俄特维尔州大型导弹弹药库发动袭击后,乌军于21日再度宣布对俄两处弹药库发动袭击,其中包括被乌军称为“俄三大弹药库之一、后勤系统的关键储存设施”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季霍列茨克弹药库。泽连斯基随后对此次行动表示赞扬,同时再度向西方施压。他强调,此次袭击的成功要“归功于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武器”,而不是依靠“我们的伙伴可以提供的、能够通过摧毁俄进攻潜力来加速战争结束的手段”。

  目前,争取美英允许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和“风暴之影”导弹深入俄领土实施打击被认为是乌方的主要诉求。英国《泰晤士报》日前刊文称,这一决定可能不会公开宣布。报道援引西方外交官的话说,这一决定将由美国和英国共同做出。然而,西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他们不知道俄罗斯的红线到底在哪里。这位外交官还声称,俄罗斯的威胁程度 “从未如此之高”。

  冲突升级的风险可能并非西方国家难以就“解禁”做出决定的唯一原因。有分析认为,如乌克兰最终获得美英等国“解禁”,将带来巨大的政治红利,但战场红利却并不明确。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2日报道,美国情报部门认为,90%发射致命滑翔炸弹的俄军飞机距离乌控制地区超 过300公里,因此不在ATACMS的射程之内。另有美国官员称,俄军近期已将靠近边境的两个基地的飞机向更东边的地区转移。

  来自美国战争研究所的巴罗斯(George Barros)则认为,促使俄将飞机调离边境可能会减少俄军飞机执行轰炸任务的次数。此外,如果乌军能够使用ATACMS在300公里射程内打击俄军队、武器装备及后勤线,将为乌无人机和地面行动提供支持,并迫使俄军首次评估将大量军队和装备运入乌的风险。据巴罗斯研究,俄仍有至少200个包括军团、燃料库、弹药库在内的目标位于ATACMS射程内,其中甚至包括位于罗斯托夫的俄南部军区总部。

  尽管存在升级风险和对战局影响的不确定性,但《泰晤士报》报道称,美英可能会“默许”乌军使用英国“风暴之影”导弹打击俄境内军事设施。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一决定可能会在本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但不会对外公开,以防止俄军为乌军可能的攻击提前做准备。

  此前,《纽约时报》曾在9月12日刊文称,欧洲官员表示,拜登似乎即将为乌克兰向俄领土深处发射远程西方武器扫清障碍,前提是乌军不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CNN则指出,无论是ATACMS还是“风暴之影”导弹,美英均是在其已实际投入使用后方才证实向乌提供了上述援助。而在几乎整整一年前,拜登正是在与泽连斯基于美国会晤后决定向乌提供ATACMS。

  “核按钮”之外的选择?

  在美英等国就是否应解除对乌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领土目标之际,俄罗斯已多次就西方近期释放的相关信号做出警告。普京日前强调,如西方对乌“解禁”,则意味着“与俄开战”。而在与西方对抗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修改核学说、恢复核试验等呼声也在俄日益增加。

  有外界分析认为,俄近期频繁发出的警告或表明俄有意使用核武器。据“今日俄罗斯”(RT)、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22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Sky News Arabia采访时对此问题做出了最新回应。拉夫罗夫称,俄无意挑起核战争,并认为俄关于冲突升级的警告被解读为使用核武器的意图是“不恰当的”。虽然俄确实拥有能够给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带来严重后果的武器”,但并不想使用这些武器。

  “我们谈论红线,是希望我们的评估和声明能被聪明的决策者听到。声称如果明天有人不按我们的要求做,我们就会按下‘红色按钮’是不恰当的。”拉夫罗夫还补充说,他相信西方决策者明白这一点,因为“没有人希望发生核战争”。但他同时指责西方官员抱有一种“玩火柴的孩子般的心态”,并警告称俄核武器已处于“全面战备状态”。

  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斯特凡诺维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西方不断忽视俄对于局势可能升级的警告、认为其是在虚张声势是错误的。当前在乌使用核武器并没有合理的理由,但如果俄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那么局势可能升级至核层面。

  美国《华盛顿邮报》则在22日刊文称,在克里姆林宫内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反复使用核威慑已开始失去威力,莫斯科的红线不断被逾越。有分析人士和与俄高级外交官关系密切的官员表示。只有当认为俄存在受到威胁且没有其他出路时,普京才会考虑采取核措施或直接攻击北约领土。而目前,普京正在寻找一种更微妙、受限的对策,以应对西方可能的“解禁”决定。

  对普京而言,核武器是最糟糕的选择。美国政治学家、纽约城市学院政治学荣誉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萨尔茨曼战争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詹·梅农(Rajan Menon)曾向澎湃新闻表示,与一些频繁发表核威慑言论的俄官员不同,普京在言行上一直小心谨慎。“他明白,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可能会引发一连串无法控制的事件,国际社会的反应将是完全负面的。”

  一位不具名的俄学者也向《华盛顿邮报》表示,核选择是“最不可能”的方案,不仅是因为这会导致俄在全球南方的合作伙伴的不满,而且从军事角度来看也不是很有效。“所有这些关于核门槛的讨论都过分夸大了此类升级的威胁,低估了替代选择的可能性。由于西方拥有全球性的军事基础设施……因此可以找到很多脆弱点。”

  在“核按钮”之外,俄罗斯能够以何种方式做出回应?与克宫有联系的政治分析人士马尔科夫(Sergei Markov)说,俄罗斯军方高层越来越意识到,“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升级”。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关闭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以及打击乌克兰部署F-16战机的波兰和罗马尼亚空军基地。

  俄军事政治专家叶夫根尼·费奥多罗夫日前也在“军事评论”网站撰文称,如果西方导弹真的深入俄罗斯境内,俄军事和政治领导层的应对手段应当是“不对称”的,即不针对乌克兰。他列出的可能回应方式包括:打击美国铺设在大西洋海底的通信电缆,以此令美欧“走出舒适区”,同时影响乌情报信息的效率和可用性;对西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网络攻击;在北极或中立水域进行核试验,表明俄坚定立场;举行核演习,软化美国立场。

责任编辑:王许宁

强石柏(记者 蒋如君)09月23日,黎巴嫩激进组织真主党周五表示,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在“消失近一年”后,给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写了一封信,信中他重申了打击以色列和支持“抵抗轴心”联盟的决心。辛瓦尔本周持续发声(资料图)真主党在其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这封信。据报道,被相信仍然在加沙地下坐镇指挥的辛瓦尔告诉纳斯鲁拉,哈马斯将沿着其遇害前任伊斯梅尔·哈尼亚所采取的抵抗道路前进。在致纳斯鲁拉的信中,辛瓦尔发誓将继续保卫耶路撒冷,“直到占领者从我们的土地上被驱逐和消灭,建立我们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并将其首都定为耶路撒冷”。辛瓦尔是以色列的头号通缉犯之一,自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就一直下落不明。近一年来,他从未公开露面——直到本周。据哈马斯的社交账号显示,本周二,辛瓦尔发表了去年10月7日以来的第一份声明,祝贺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在选举中获胜。第二天,他的办公室表示,他写信感谢那些对哈尼亚之死表示哀悼的人。随后,本周五他给纳斯鲁拉写的信被公布。加沙作家兼时事分析家穆罕默德·谢哈达说,在给纳斯鲁拉的信中,辛瓦尔传达的信息是:“我还活着,我完全掌控着局势。我一直更新信息,了解加沙以外发生的一切。”谢哈达称,(辛瓦尔)想表明他有能力在多个方面采取行动。谢哈达分析称,辛瓦尔的信件,其目标受众主要是以色列,他试图向以色列方面表明,尽管他们试图找到他,但他仍然能够不受干扰地工作。谢哈达补充道,另一个目标受众是哈马斯,包括“该组织内部的怀疑论者,甚至卡塔尔、美国和埃及等调解人,因为他们一直怀疑,他是否能够在加沙隧道中履行领导角色。”哈尼亚7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遇刺后,辛瓦尔被任命为哈马斯政治领导人。与前任相比,辛瓦尔在与以色列打交道时态度更为强硬,他倾向于和真主党等盟友合作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红星新闻记者 范旭此前报道外媒: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身着女装混入人群 躲过追杀中新网8月28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过去数月以来,美国和以色列投入了大量资源,试图找出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而就在大约10天前,以军被曝错过了在加沙一条地道里抓获辛瓦尔的机会。报道称,辛瓦尔“身着女装,混入人群”,以此躲避以色列的追查。图为《镜报》报道截图“身着女装”,躲避追杀塔斯社8月26日援引以色列《青年报》称,大约10天前,以色列军队错过了在加沙一条地道里抓获辛瓦尔的机会。消息人士称,辛瓦尔曾躲在那里,“他的咖啡都还是热的”。该报道还称,自那以后,辛瓦尔“一直试图身着女装,混入人群”,所以没有被以色列无人机发现。《纽约时报》8月25日也报道称,辛瓦尔可能已经离开了他曾经长期躲藏的地道。早在2024年1月底,以军曾突袭了加沙地带南部一处精心设计的地道群,因为有情报显示辛瓦尔躲藏在那里。报道称,事实证明,辛瓦尔的确曾在那里躲藏。不过,就在几天前,他离开了位于汗尤尼斯市的地道,只留下了许多文件和成堆的以色列谢克尔。目前,哈马斯方面暂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仿若“鬼魂”,行踪成谜据路透社报道,辛瓦尔现年61岁,出生于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一个难民营,被以色列视为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主谋之一。当地时间2024年8月6日,辛瓦尔接替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身亡的哈尼亚,成为哈马斯政治局新任领导人。《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以色列和美国二十多名官员的采访显示,过去数月以来,美以两国投入了大量资源,试图找到辛瓦尔。辛瓦尔被指已成功“隐身”超10个月(资料图)早在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发生后,以色列国家安全局总部内部就建立了一个小组,其唯一任务是找到辛瓦尔。报道称,在巴以冲突的最初几周,以色列情报和军事官员认为,辛瓦尔居住在加沙城地下的地道里。加沙城是加沙地带最大的城市,也是以军最早瞄准的城市之一。以色列情报官员还认为,至少在冲突的前六个月,辛瓦尔身边一直有家人陪伴。此外,在地下生活期间,辛瓦尔“坚持在电视上观看晚上8点的新闻”。后来,辛瓦尔搬到了他的出生地汗尤尼斯,可能偶尔会从那里穿过隧道前往拉法市。与此同时,美国也与以色列共同建立了一些渠道,分享有关辛瓦尔和其他哈马斯高级指挥官的信息。特别是,《纽约时报》指出,美方帮助部署了探地雷达,以此绘制加沙地下长达数百英里的隧道地图,并将这些图像与从被俘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和从大量文件中收集的情报相结合,从而构建出更完整的隧道网络图景。以色列军方公布了一段去年十月拍摄的视频,据称视频显示辛瓦尔穿过加沙的一条地下隧道还有美国和以色列官员认为,辛瓦尔很久以前就放弃了电子通信。据信,辛瓦尔可能通过信使网络与他领导的组织保持联系,该系统如何运作仍然是一个谜。《纽约时报》形容称,辛瓦尔“像是一个鬼魂”,很少公开露面或者对追随者发布信息。这一次,他再次逃离了美以两国的追捕,行踪依旧成谜。

强石柏(记者 王懿善)09月23日,9月13日晚,女演员李纯在微博发文怒斥小区物业,称电梯长时间停电无人管理,自己的母亲被困电梯,打电话求助才有维修人员将其母亲救出。

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德国干了一件傻事。不仅傻,而且损人不利己,更传递错误信号。什么事?9月13日,德国两艘军舰,“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法兰克福”号补给舰,过航了台湾海峡。看德国媒体的报道,声称这还是20多年来,德国军舰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没具体看统计,也不知道真假。但如果是真的,20多年来一直没这样做,为什么德国军舰偏偏现在要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13日的解释是,当时德国军舰从韩国去菲律宾,穿越台海是“最短的路线”。他并且补充:“考虑到天气条件,这是最安全的航线。这些是国际水域,所以我们要穿过它们航行。”什么意思?1,这是最短路线。2,天气糟糕,这是最安全路线。3,这还是国际水域。感觉言辞凿凿,但这明显都是托词。我看到,9月14日,我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明确表态,就一段话:9月13日,德“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法兰克福”号补给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德方行为增加安全风险、传递错误信号。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一些的措辞,比如我们全程跟踪警戒,我们保持高度戒备等,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最核心的是这一句:德方行为增加安全风险、传递错误信号。德国两艘军舰过航台湾海峡(资料图)此前一天,中国外交部记者会,路透社记者就相关问题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明确表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问题不是什么航行自由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我们尊重各国依据中国法律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相关海域享有的航行权利,但坚决反对打着航行自由旗号,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毛宁记者会上就相关问题表态(资料图)德国啊德国,你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德国不知道问题严重性吗?应该知道,所以,德国一方面军舰穿越台海,另一方面竭力低调,还找了个理由“考虑到天气条件,这是最安全的航线”。我看到,德国这样的骑墙做法,有德国媒体都看不下去。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撰文说:“一向喜欢表现得很潇洒的(德国)国防部长,现在为两艘德国军舰穿越台海提供的理由,说这是最短的路线,且是考虑天气情况下最安全的选择——这听起来很德国,很简短也很谨慎,并不具有多少火药味。”嗯,听起来很德国。文章接着说,“但是有两点,柏林方面不应该忘记:首先,如果要更好地贯彻对华政策和亚洲政策,德国需要加强对外贸易的多元化。然而现在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性仍然很高,政界也没有采取多少应对措施。其次,德国联邦国防军不必去威慑中国(也根本做不到),而应该去威慑俄罗斯。德国国防政策的重点在欧洲,而不是远东。”当然,这是德国媒体的看法,观点也未必都正确。但有一点也是很清晰的,德国你威慑不了中国,你这样做,完全是没事找事,自找麻烦。最后,怎么看?完全个人观点,还是粗浅三点吧。第一,德国,就是想低调地献个投名状。献给谁?献给西方,更献给美国。尤其考虑到俄乌冲突,德国和美国矛盾很多,在台湾海峡一本正经地来打卡一下,也是让美国放心,我和你站在一起。另外,为了缓和中国的愤怒,德国国防部长又特意找了个天气的理由,因为走这里“最安全”。德国啊德国,毕竟也是西方响当当的大国。但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这次穿越台海,更展现了“替帝国老板跑腿时的艰辛与卑微”。图为环球时报英文版制作的漫画图第二,德国,确实传递了错误的信号。什么错误信号?这不会带来安全,反而增加风险。这根本不是航行自由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打着航行自由旗号,其实是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而且,这也不符合两国关系大局,损害中国人对德国的友好感情。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军舰,也去佛罗里达附近这样走走,也去英吉利海峡附近这样走走,也去德国附近这样走走,美国会乐见?英国会高兴?还是德国没任何意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清醒,是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人唯恐天下不乱。以前是英国军舰、加拿大军舰,更频繁的是美国军舰,现在又是德国军舰,纷纷来台海打卡。什么打卡?不过是展现一下存在,制造点流量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国家军舰,也会来此向美国献上投名状。冷静,是因为国际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我们斗智斗勇,不惹事更不怕事。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所以,不管哪国军舰来,只要不怀好意,我们自然会跟监警戒,自然会保持高度警备,自然会反制一切威胁挑衅。毕竟,这里是台海,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毕竟,今天的中国,不是伊拉克,不是利比亚,也不是叙利亚,更不是120年前的中国。毕竟,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德国啊德国,这份投名状,真够傻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92282)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异界魔枪》

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德国干了一件傻事。不仅傻,而且损人不利己,更传递错误信号。什么事?9月13日,德国两艘军舰,“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法兰克福”号补给舰,过航了台湾海峡。看德国媒体的报道,声称这还是20多年来,德国军舰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没具体看统计,也不知道真假。但如果是真的,20多年来一直没这样做,为什么德国军舰偏偏现在要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13日的解释是,当时德国军舰从韩国去菲律宾,穿越台海是“最短的路线”。他并且补充:“考虑到天气条件,这是最安全的航线。这些是国际水域,所以我们要穿过它们航行。”什么意思?1,这是最短路线。2,天气糟糕,这是最安全路线。3,这还是国际水域。感觉言辞凿凿,但这明显都是托词。我看到,9月14日,我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明确表态,就一段话:9月13日,德“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法兰克福”号补给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德方行为增加安全风险、传递错误信号。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一些的措辞,比如我们全程跟踪警戒,我们保持高度戒备等,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最核心的是这一句:德方行为增加安全风险、传递错误信号。德国两艘军舰过航台湾海峡(资料图)此前一天,中国外交部记者会,路透社记者就相关问题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明确表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问题不是什么航行自由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我们尊重各国依据中国法律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相关海域享有的航行权利,但坚决反对打着航行自由旗号,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毛宁记者会上就相关问题表态(资料图)德国啊德国,你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德国不知道问题严重性吗?应该知道,所以,德国一方面军舰穿越台海,另一方面竭力低调,还找了个理由“考虑到天气条件,这是最安全的航线”。我看到,德国这样的骑墙做法,有德国媒体都看不下去。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撰文说:“一向喜欢表现得很潇洒的(德国)国防部长,现在为两艘德国军舰穿越台海提供的理由,说这是最短的路线,且是考虑天气情况下最安全的选择——这听起来很德国,很简短也很谨慎,并不具有多少火药味。”嗯,听起来很德国。文章接着说,“但是有两点,柏林方面不应该忘记:首先,如果要更好地贯彻对华政策和亚洲政策,德国需要加强对外贸易的多元化。然而现在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性仍然很高,政界也没有采取多少应对措施。其次,德国联邦国防军不必去威慑中国(也根本做不到),而应该去威慑俄罗斯。德国国防政策的重点在欧洲,而不是远东。”当然,这是德国媒体的看法,观点也未必都正确。但有一点也是很清晰的,德国你威慑不了中国,你这样做,完全是没事找事,自找麻烦。最后,怎么看?完全个人观点,还是粗浅三点吧。第一,德国,就是想低调地献个投名状。献给谁?献给西方,更献给美国。尤其考虑到俄乌冲突,德国和美国矛盾很多,在台湾海峡一本正经地来打卡一下,也是让美国放心,我和你站在一起。另外,为了缓和中国的愤怒,德国国防部长又特意找了个天气的理由,因为走这里“最安全”。德国啊德国,毕竟也是西方响当当的大国。但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这次穿越台海,更展现了“替帝国老板跑腿时的艰辛与卑微”。图为环球时报英文版制作的漫画图第二,德国,确实传递了错误的信号。什么错误信号?这不会带来安全,反而增加风险。这根本不是航行自由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打着航行自由旗号,其实是挑衅和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而且,这也不符合两国关系大局,损害中国人对德国的友好感情。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军舰,也去佛罗里达附近这样走走,也去英吉利海峡附近这样走走,也去德国附近这样走走,美国会乐见?英国会高兴?还是德国没任何意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清醒,是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人唯恐天下不乱。以前是英国军舰、加拿大军舰,更频繁的是美国军舰,现在又是德国军舰,纷纷来台海打卡。什么打卡?不过是展现一下存在,制造点流量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国家军舰,也会来此向美国献上投名状。冷静,是因为国际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我们斗智斗勇,不惹事更不怕事。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所以,不管哪国军舰来,只要不怀好意,我们自然会跟监警戒,自然会保持高度警备,自然会反制一切威胁挑衅。毕竟,这里是台海,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毕竟,今天的中国,不是伊拉克,不是利比亚,也不是叙利亚,更不是120年前的中国。毕竟,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德国啊德国,这份投名状,真够傻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昨天 17:50:26
兖州市
回复

《千极变》 《前任男神》

  • 《黑莲花攻略手册[穿书]》

    • 《我在斗罗挖魂骨》

      《蜀山新剑侠》
    《九叔喊我画符,我画饼》
《灌篮之我是赤木刚宪》
昨天 17:50:26
兖州市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989 条评论

评论(553)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