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西藏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3 01:35:32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今天,西藏多地升国旗、唱国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礼赞新时代,祝福新生活。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八朗学社区居民 赤烈:西藏来说的话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有那么好的政策,我们现在群众都很满意的。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党支部书记 边巴:我们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这是党中央的好政策。我们村集体经济壮大,2024年老百姓分红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变化翻天覆地,生活日新月异。65年来,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西藏发展,亲切关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新时代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023年,西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京彩:65年前的民主改革是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伟大创举。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呈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迈上新的发展征程,西藏正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 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复兴号”列车驰骋雪域高原,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72条、通航城市74个,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2万公里。今年,拉萨到日喀则的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两地通行由5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拉萨为核心的“五城三小时经济圈”不断焕发新活力。

  今天的西藏,边境地区持续快速发展,624个边境小康村全面建成,建制村宽带和4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地处中尼边境的日喀则吉隆县,今年正打造全区首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引入新能源摩托车生产线,培育发展边贸加工业,助力兴边富民。

  今天的西藏,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健康西藏”让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及时治疗。教育从“基础保障”到“优质提升”,西藏已逐渐形成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今年,西藏还将对基础教育进行扩优提质,新建扩建26所普惠性幼儿园和30所中小学校。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那曲市聂荣县,一座现代化加压供氧的气膜球馆在这所希望小学建起,高海拔缺氧地区的孩子也可以在室内享受有氧篮球比赛。

  今天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生态红线面积占到了全区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地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100%,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5%。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今年,西藏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海拔4300米的阿里地区,生态修复、绿色廊道建设各项工程加紧实施。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在高原河谷加快推进,今年计划绿化造林45万亩以上。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中央保健委员会原副主任耿德章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9/4009445590.png" alt="" />

  “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和保护条例是并行开展的‘三驾马车’,三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相关规划工作的负责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叶楠表示,通过保护管理规划,可以进一步明确到底要怎么样去保护和管理好遗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9日电 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消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8日发布《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坚持把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或者全部课程的留学人员,在满足国(境)外高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其所获得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

  在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乐雪之家民宿,王红霞正在厨房炖鸡、炖鱼,给上海、西安等地的“雪友”们准备饭菜。来自南京的尹颖已经是第二年在北大湖过年,“东北的年味比我们那更浓,还能利用假期出来玩玩,放松心情。”尹颖说。

  宋庆龄同志奔走呼吁、团结各方,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建立了卓越功绩。宋庆龄同志一生与党的统一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壮大各个时期都以其独特身份地位、崇高威望和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同志就完全赞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先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她继承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坚决捍卫新三民主义,促使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继续执行三大政策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同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主张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何香凝、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促进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沟通合作,向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努力。全面内战爆发后,宋庆龄同志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开展“反内战、反独裁,要团结、要民主”的斗争,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呼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和每一个人的知识。每一个政党、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党派的‘共存’与‘互相监督’、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真诚合作和有效配合。”她积极发挥朋友遍天下的优势,广泛团结凝聚各族各界人士,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素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