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媒体人走进新疆:相信眼见为实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8 05:54:23

  中新社新疆伊宁6月16日电 (张杨彬)天山下,紫色薰衣草在层叠交错的土坡上绚烂绽放。16日,近2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人来到新疆 伊宁霍城县四宫村,在这座紫色的“芳香之城”采访拍摄。

  当日,“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团到访新疆伊宁,这是本次活动的首站。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采访团还将走进乌鲁木齐、库车等城市,深入了解新疆在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真实状况。

  “村里现在有薰衣草主题的度假民宿接待游客,有深加工企业生产薰衣草精油、面膜等产品,我们当地人的就业有了保障,甚至还要从外县市吸纳人才。”当地薰衣草企业营销负责人海力曼·阿吾提向采访团介绍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情况。海力曼虽已退休,但看着蒸蒸日上的企业,她充满干劲儿,被返聘回公司继续工作。

  “当地薰衣草产业的工人来自哪些民族?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国家?”荷兰《忠实报》记者褚红不时提问并记录。

  加拿大独立媒体“新媒体”创建者娜塔莉·贝内利是第二次来新疆。相比于去年“匆匆一瞥”,她更期待本次行程可以深入新疆民众的生活。

  “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新闻时常带有一些偏见。”娜塔莉说,她曾经想象中的新疆是贫穷落后的,“来过以后才知道,实际情况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她对当天的“紫色之旅”印象深刻,“它以小见大地展示了新疆地区的发展思路——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薰衣草在这里蓬勃生长,当地就想办法借此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我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据了解,采访团近20位外国媒体人之中,大多数是首次来疆,加拿大媒体人艾登·约拿就是其中之一。“我最初认识新疆是在西方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中。但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数据,许多报道中的指控和谎言就不攻自破。”被问及对本次行程的期待,他说:“我始终带着开放的心态看新疆,相信眼见为实。”(完)

  <strong>“检察蓝”用心用情用力呵护“少年的你”</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5日电 (谢梦圆)15日,正值南方小年,上海一早就飘起了雪花。随着时间推移,空中稀稀疏疏的“头皮雪”逐渐变大,一些街边绿化上逐渐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积雪。

  让消费者的钱包鼓起来,企业提供的商品更丰富更优质,政府的促消费政策及时跟进,消费维权渠道更加畅通,消费信心自然能够得以提振,消费者也自然敢消费愿消费。

  如在税制方面,封关后增值税、消费税等五项税费将简并为销售税。今年海南推动制定销售税改革方案,启动销售税立法工作。记者了解到,海南省财政厅已完成岛内近万家企业的实证分析,成立销售税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召开技术性研讨会。

  诊断分析班组的机械师王雨田当天的作业是处理反馈故障。他手持扭矩扳手拧螺栓,身后搭档张振强则举着带有摄像功能的手电筒记录下全过程。

  据悉,去年上海实到外资继续创了新高,达到了235亿美元,已连续3年稳定在200亿美元以上;上海新增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5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市场的作用很大。”龚正说,这些年我们实施了五版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即将实施6.0版改革方案,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稳定外商发展的预期和投资的信心。

钱芝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