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7 09:09:09

  中新网 江西龙南6月6日电 (熊锦阳)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6日在“世界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开幕。百余名江西文旅界代表以及游客走进龙南,沉浸式体验龙南文化遗产

  开幕式上,开场舞蹈《来的都是客》中,舞者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现江西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随后,大型历史纪录片《史说江西》通过影像,游客可穿越千年时光,领略江西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

  随后,开幕式上公布了江西省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入选,现场还公布了2023年江西省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

  与会嘉宾和游客还深入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阳明心谷、关西新围、西昌围等文物活化利用点实地参观,亲身感受龙南特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魅力。

  “来到龙南后,一步一惊艳!不仅亲身体验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也品尝到了许多客家非遗小吃,还在展馆里看到了诸多非遗传承。这一趟的感觉非常好,将文化遗产与社会同步发展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真的很新颖、很有创意。”游客夏女士说道。

  龙南市是江西的南大门、千年客家古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遗产众多。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龙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近年来,龙南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000万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处文保单位和51座客家围屋。同时,积极探索“文物围屋+文化旅游”“文物+非遗传承”等发展模式,建成全国唯一一座围屋主题博物馆,整合打造国家4A级关西围屋群景区、“世界客家第一村”等景区,形成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的发展格局。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结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精神根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本次活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把江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和宣传展示传播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为公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必将对动员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珍爱文化遗产浓厚氛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完)

  “下游手上也没料了,大家春节无休,得备料生产。”有行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一季度的需求淡季不淡。随着硅片价格止跌企稳,一季度海外和国内终端光伏项目在产业链价格趋稳的情况下也将逐步启动,加之春节备货等需求支撑,硅料市场成交活跃度将有所提升。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两天(1月7日至8日),北京延续美好的冬日暖阳模式,天晴气爽,气温继续回升。预计今天北京最高气温7℃,明天将攀升至10℃。

  尚游介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将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列入抗病毒药物,但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与现在一些人所囤的注射用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是完全不一样的。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是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进行提纯,制作出含有康复者抗体的球蛋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首尔1月7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6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前往首尔峨山医院吊唁韩国已故前外务部长官李相玉。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87.19万亿元,本周A股总市值增加2.29万亿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7日电(韦香惠)1月8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将正式实施“乙类乙管”方案。目前,北京、天津、重庆等多个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此外,各大城市的医院也开始采取措施,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

王登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