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赛事去旅行(锦绣中国年)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01 08:34:20

  ——编 者

  全民健身成常态,带动个性化旅游新风潮

  “运动员已出发。”蓝天白雪间,伴着提示音,一名运动员自山上高台跃出,手持雪杖,脚蹬双板,在空中接连两个360度转体。接着,“噔”一声,落在雪道上,稳稳身子,急速滑下。

  近日,2023—2024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于吉林长春莲花山滑雪场开赛。首轮比赛,便聚集了200余名滑雪爱好者前来观赛,从辽宁赶来的赵女士就是其中之一。“离运动员不过百来米,他们的技术动作、掀起的雪花、雪道留下的纹理都看得清晰。”说话间,赵女士目送结束比赛的运动员离场,“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赛,和看直播相比,参与感更强。”观赛之后,“从滑雪到赏冰”,赵女士做了细致的旅行规划:就地体验雪场夜滑、到冰雪新天地赏灯、游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而对于带队来参加比赛的教练郭心心来说,除了顺利完成比赛,她也有几项旅行计划:“等比赛结束,我打算带着运动员们在长春好好逛逛。除了体验冰雪项目,还想去长影博物馆,再尝尝东北菜,体验关东风情。”

  体育赛事对文化和旅游的带动作用明显,参赛选手和观众通过游览当地风景、品尝当地美食,感受“文化味”和“烟火气”,能够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发展。

  目前,“跟着赛事去旅行”渐成风潮,与全民健身的持续推动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人们主动锻炼的意愿加强,体验型、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而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丰富的赛事活动和随之产生的多样化体育消费场景,也满足了火爆的市场需求,一批具有体育运动特色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过去人们为观光来到广西桂林市阳朔县,近些年,越来越多人因攀岩来到这里。触摸崖壁,呼吸山风,登高望景,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阳朔独特的攀岩体验。目前,阳朔有约70个岩场、约1200条自然岩壁线路,每年吸引近万名攀岩爱好者。2008年,第一届阳朔攀岩节举办,此后随着当地攀岩运动的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级的攀岩盛事。据统计,2023国际攀岩节活动当天来阳朔旅游人数13360人,较比赛前一天增长3220人,带动消费161万元。

  以赛为媒,聚人气、促消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十四冬”)赛事承办地之一,也于近期迎来了多项精彩纷呈的冰雪赛事。1月4日至10日,2023—2024赛季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资格赛)在凉城国际滑雪场举行。比赛期间,火热的赛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我是南方人,很少有机会能体会滑雪的乐趣。这次能够现场观看赛事,更有参与感、氛围感。”来自四川的游客马静波告诉记者,除了观赏比赛,他还和家人在当地的滑雪场体验了一把滑雪的乐趣,并到当地有名的温泉城感受了室外温泉。据统计,赛事期间,凉城县日均接待游客量1339人,较平时同比增加95%,日均收入26.1万元,较平时同比增加104%。

  大型赛事为契机,构建文体旅融合新场景

  对于从事医护工作的浙江湖州“跑友”张辉来说,忙碌工作之余,参加马拉松赛事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方式。他告诉记者:“和特地做攻略、有目的的旅游不同,通过马拉松赛事顺道进行的旅游,有着独特的视角。”“通过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赛事,正在成为各地树立城市品牌、促进文旅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贵州马拉松参赛选手可免票游览贵阳市内10个旅游景区;江苏苏州城市马拉松挖掘文化元素,赛道沿途献映了昆曲、评弹以及水乡特色舞蹈;重庆马拉松推出以“马拉松火锅”为亮点的国际消费节,宣传火锅文化;山东泰安马拉松不仅向参赛者和观众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文化风貌和独特的人文魅力,还带火了本地特色菜品。

  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都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对带动相关产业推进融合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关于以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组织开展体育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等政策举措,积极促进体育休闲消费,发展体育赛事经济。以杭州亚运会为例,据统计,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赛事举办期间,杭州接待游客总量达4345.9万人次,日均271.6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12.4%,带动杭州住宿、餐饮、零售消费489.6亿元。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各项大型赛事在国内不同城市圆满举行,各地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日益完善,举办赛事活动的组织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不仅造福当地群众,也为游客参与体育锻炼、游览人文胜景、体验当地民俗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打卡了瑶琳仙境、桐君山,还品尝了桐庐米粿、江鲜,彻底爱上了桐庐县。”不久前,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浙江杭州上演,来自广东广州的林先生是一名体育爱好者,也是旅行达人。看完赛事后,他将旅行的目的地定在了桐庐县,这里如画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特色美食,都让他印象深刻。此前一直以奇山异水闻名的桐庐县,借由杭州亚运会马术赛事的成功举办,焕发了新的活力。

  如何让亚运“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自马术项目落户以来,桐庐县抢抓“风口”,持续推进旅游服务能力提升、特色文旅体验场景构建、旅游观光线路设计推荐、重大文旅活动引流等四方面工作。瑶琳仙境景区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溶洞灯光改造,带给游客更震撼的视觉艺术感受;严子陵钓台改造提升后,加入了十二大场景情景剧演绎。此外,当地还梳理、筛选当地民俗、美食、传统村落等资源,结合马术主场馆,设计了“亚运马术+古村民俗游”、富春山居游等多条观光游览线路。

  体育赛事产业是城市经济增长的绿色产业,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经济的作用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国亮表示,大型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如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吸引投资、拓宽消费市场等。

  洱海中碧波扬帆,苍山上背包徒步,扎根于自然乡野之间的户外运动带来了更多样化、多形式的旅游体验。2023年10月,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举办,该届大会也是全国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几乎涵盖“山、水、路、空”全域户外运动项目的展演,首次将论坛、展览、展演、洽商、赛事、体验等要素组合在一起。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3.37亿元,拉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达2.56亿元。以“旅游+体育+美育”为目标,大理正在加快推动户外运动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融合,探索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培育友好型“户外运动+旅游”产品。

  “跟着赛事去旅行”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同时,还存在赛事与文旅消费项目之间衔接不畅、相关产业链延伸不足、赛事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王雪莉表示,各 地在进行赛事设计时,要更好地同当地文旅资源进行相应整合,在内容创新上下功夫。“赛事的整体包装、参与环节以及匹配的旅游路线、消费产品等,都需要量身定制,以此增加赛事的吸引力。此外,文体旅融合的思维要进一步打开。围绕赛事设计的消费产品不应该只局限于体育类别,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当地土特产品、文创产品等。赛事之外,要围绕参与人群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去融合资源,增加消费场景和服务类别,为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带来宝贵机遇。”王雪莉说

  (综合本报记者范佳元、孙龙飞、李茂颖、刘以晴、张枨、窦瀚洋、祝佳祺、李蕊、苏滨报道)

  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筹备情况备受关注。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春晚相关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8K超高清及三维菁彩声等前沿技术有望与2023年春晚碰撞出新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代表,深证100样本公司普遍具备市值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龙头属性,且研发创新能力强。

  春晚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的参与情况。例如,1月17日,快手正式宣布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达成合作。这也是自2019年起快手连续第五年与央视春晚深度合作。

  近日,已经退役的“网球天王”费德勒有了新的身份和任务——瑞士旅游局“代言人”,把中国游客“带回”瑞士。

  扩大内需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基点,有利于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需求上看,我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从供给上看,我们拥有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春节的临近,京郊各家民宿也做好准备,迎接前来过年的游客。据延庆老马回乡精品民宿经理徐耀玲介绍,腊月里管家大姐们从屋脊角落到明窗瓦檐,进行了彻底扫除,并准备了丰富的小院年夜饭,包括火盆锅、水饺等。此外,还准备了包饺子、写对联、剪窗花、手工灯笼等活动。村头设有孩子们最喜欢的2000平方米的冰场,另外还与周边的龙庆峡冰灯节、云瀑沟、石京龙滑雪场等合作,推出优惠门票及便捷服务。

张天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