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化提速,上市公司抢滩布局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5-31 08:46:31

  证券时报记者 刘俊伶

  产业步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5月29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 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25星—2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

  谷神星一号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明星产品,是我国最早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的民营火箭,在陆地成功发射多次。而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针对海上发射需求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为四级固体商业运载火箭。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上游,目前,已经有9型商业航天火箭可提供发射服务,由多家商业企业发起百颗量级的遥感星座正在稳步建设。下游的应用门槛大大降低,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持续获得政策支持

  商业航天,是指在市场化原则下,通过商业化方式运作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获得政策持续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空间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包括研制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装备。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指出,要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发展和国际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深化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他还有上海、广东等多地提出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多家机构看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前景。市场规模方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在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泰伯智库发布《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2.8万亿元。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

责任编辑:杨红艳

  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中,经常可见野骆驼、藏野驴、盘羊、岩羊、鹅喉羚、塔里木兔等野生动物活动。

  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于2021年1月底正式启动,为期3年,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帮助达弄村建设乡村道路,提供清洁饮用水,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发展养殖、畜牧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改善村庄公共环境等。

  地面公交继续加强春运返程夜班车运力,始发途经火车站的16条夜班线路将加密首车至次日1时的行车间隔;结合各火车站临客客流的情况在周边场站安排1-2部机动车,应对夜间集中到站客流。北京西站北广场增设夜15、夜22路的春运临时站,3条日班线路增加夜间备车。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则提醒,信贷数据“开门红”在预期之内,但总量数据的强劲程度远超预期,充分反映“银行适度靠前发力”的政策部署、节前信贷充裕投放靠前以及本年春节靠前的特殊因素。

  <strong>戈壁沙漠也是金山银山</strong>

  1月2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正式启动2024年总统竞选活动时曾表示,是“拜登的软弱无能让我们处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

陈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