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王焰新:呼吁加强“双碳”人才培养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4 02:35:34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马芙蓉 王俊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 需要资源、能源、资金和科技的大量投入,更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在正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呼吁,加强“双碳”人才培养。

  王焰新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但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且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扩大,突出体现在风电、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零碳建筑等领域。

  “构建并完善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企业和社会深度参与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响应‘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尤显迫切。”王焰新说。

  在他看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首要任务是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他呼吁,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制定“双碳”产业目录,完善产业细分标准。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王焰新建议,通过增设“双碳”直接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自设“双碳”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等方式,加快高校“双碳”学科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动编写高质量“双碳”教材、培育跨学科“双碳”教师团队。

  他强调,要推进高校“双碳”教育模式革新。比如,支持有条件高校做大做强“双碳”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推动“双碳”专业教育由授课型向研究型、实践型、实验型等形式转变;鼓励跨国、跨校、跨学科的“双碳”人才联合培养。

  他还呼吁,鼓励职业院校承担起“双碳”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支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双碳”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完善用人制度,为“双碳”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完)

  “双减”政策出台后,原来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的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研学,但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能清楚认知“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的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游走在教育和市场中间地带的研学团,应该如何设计、如何定价?在不少受访者看来,“高价研学团”的变异,让研学变味了。

  《金融时报》提到,尽管德国政府日前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声称,北京“一再违背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但到2022年,中国仍连续第7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接近3000亿欧元。即使德国政府发出警告,但该国多家汽车制造商、化工巨头巴斯夫和工业领头羊西门子高管都誓言要捍卫并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一位欧洲高级官员打趣称,在中国问题上,德国大型工业正“与政府脱钩”。他表示,试图阻碍在中国赚取巨额利润的德国企业将是“愚蠢的”。

  6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秦刚指出,年初以来,中美关系遭遇新的困难和挑战,责任是清楚的。中方始终遵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据《华尔街日报》15日报道,毕加博14日早晨登上了从北京飞往东京的航班,还散布称他此前已开始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害怕会被拘留,“没有人威胁我,但我觉得现在是时候离开了”。最近频频传播涉华假消息的《华尔街日报》宣称,毕加博的辞职反映出国际开发融资已成为中国与西方关系紧张的另一个领域。

  北京市今年也非常注重加强评卷教师的教育培训。“给评卷教师讲清高考评卷工作的重要意义、讲清评卷工作的纪律要求,开展警示教育和安全保密教育,不断增强评卷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周玉玲说。

  按照5月8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