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9 18:25:09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胡默达)“持续且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建成金融强国的关键标志。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围绕创新来统筹推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日前在北京出席一场研讨会时如是说。

  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中宏网主办的中宏论坛第五十场研讨会17日在北京举办。对于如何统筹推进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王晋斌在会上指出,可从全面理解经济与金融间关系、推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确立优先发展顺序三方面着手。

  目前,全球金融发展模式呈多样化特点。瑞士、新加坡等小型国家偏向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德国、日本等多数国家偏向以经济增长推动金融发展,通过重视制造业发展,最终促成金融快速发展。王晋斌认为,对中国而言,上述两种关系都存在,需要坚持“经济金融一盘棋”思想。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宗旨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动金融发展还需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

  “在侧重银行和侧重资本市场两种金融发展模式中,侧重资本市场可能更有利于创新。”王晋斌表示,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系统规模较大,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建成金融强国仍有空间亟待发掘。

  “在发展经济和金融这对关 系中,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目前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判断。”王晋斌认为,先后顺序难以判断,但可优先考虑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王晋斌将发展资本市场,比作在烹饪中加入上好的材料,以料理出一道好菜。在寻找好材料,即发现或支持一个更好的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又能确保资本市场始终蓬勃向上发展。他认为,这能促进企业本身的创新发展,进而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现在走的道路,是大力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用更多的市场竞争来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王晋斌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抓手,只有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统筹推进经济及金融强国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2680474568.png" alt="" />

  高水平开放创造新机遇。海南自贸港扬帆起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再创佳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捷报频传……任凭风浪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意志始终不移。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一系列旨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部署,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普遍共识更加清晰。多家境外媒体认为,当前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经济复苏乏力,一个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的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避风港湾”和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大市场“不可替代”。

  他说,中国共产党积极同外国政党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互学互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已成为我们党同外国政党交流中最受欢迎的‘礼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被许多国家政党写入了党纲。”

  王十七住院时有一个病友,两人仅仅结识了几个月。后来,他符合条件,准备手术,但病友却没能达标。在王十七推入手术室之前,病友一直望向门外,直到护士说: “他已经进去了,你放心吧。”病友才终于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心跳。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崔勇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社会对于心衰认知很少,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从前大家总是谈癌色变,很多癌症在综合治疗下可以延长寿命3到5年。但如果患上心衰并病发展到终末期,病人一般只有1到2年预期寿命”。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当时我正读大学,得知中国很多学校急需英语教师,就希望能在帮助中国学生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林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