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情绪回暖 两城拍出高价地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1 03:40:29

  作者: 孙梦凡

  364轮竞价、楼面价创新高、溢价率高达37.2%,青岛最新土拍赚足市场眼球。

  6月20日,青岛被称为“宝藏地块”的崂山王家村35号地块正式开拍。根据公告,该地块起拍价28796元/平方米,起拍总价13.75亿元,竞买保证金约6.88亿元,拍卖不设底价和最高限价,价高者得。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364轮竞价,青岛海业益佳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9516元/平方米的价格竞得该地块,成交总价约18.87亿元。

  逼近四万每平方米的楼面价,已创下了青岛楼面地价新纪录。此前,崂山区记录为地块附近的迪生山庄两地块,系去年12月出让,楼面价约2.5万元/平方米;该地块还超过了市南区莱阳路8号成交价(33901元/平方米),成为青岛全市楼面价“新地王”。

  在土拍取消限价、价高者得的规则下,上述地块引发企业热情竞拍,背后原因几何?

  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谢东晖表示,该地块毗邻金家岭板块,地处价值高地,住宅均价约6万元/平方米,区域房价位列青岛之最,且周边配套齐全。此次土拍高溢价成交,体现了优质地块的价值和潜力,也反映出房地产市场,至少高端项目市场在挑战中仍蕴含机遇。

  不仅是青岛,近日南京土拍也出现高价地块。

  6月19日,南京公开拍卖3宗宅地,涉及主城夫子庙、河西南、溧水老城区三个板块,总出让面积约6.3万平方米,总规划建面约6.5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19.7亿元。最终,3宗地块均溢价成交,分别由奥体建设、中堃置业、昱临置业斩获,总揽金约22.82亿元。

  其中最亮眼的为河西南地块,该地块竞价47轮后,被奥体建设以总价17.4亿元拿下,成交楼面价43888元/平方米,与2016年5月葛洲坝“地王”仅差1325元/平方米,成为南京史上“第二高价地”。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南京本批次土地供应规模虽然小,但质量较佳,均处于热门板块,市场关注度处于高位。从最终土拍结果来看,南京土地市场热度有明显回升,挂牌的3宗地均溢价成交,整体溢价率高达15.8%。

  “与此前国企和城投托底不同,本轮土拍民企积极性提升,除河西南地块被南京奥体建设开发拿下外,其余2宗均被民企拿下,分别为昱临置业、中堃置业,民企拿地占比明显提升。”克而瑞称。

  两天之内,两个城市拍出“高价地”,一方面因地块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与市场整体行情也息息相关。

  以青岛为例,自楼市新政出台后,当地市场情绪有所走暖。“5·17”新政后,青岛推出九条楼市新政,包括按区(市)“认房不认贷”、发放购房家电消费券、加快推行房票试点、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优化产权型人才住房上市交易政策、调整部分产权型人才住房销售价格等。

  受政策利好影响,青岛楼市成交出现回温。数据显示,5月27日~6月2日,岛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588套,环比上涨165.98%,青岛楼市迎来久违的“黄金周”。端午小长假期间,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青岛楼市热度明显高于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日均成交量增长翻倍。

  南京也有类似表现。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今年南京扶持性政策力度明显加强,5月份以来南京客户来访量普涨四成,尤其是核心板块来访、认购倍增。5月南京重点监控项目周均来访量1.5万组,较4月周均增长40%,同比上升15%。其中,南京主力板块新房交易流速均迎来显著回升。随着6月河西南等地供应稀缺低密宅地,相关板块居住能级进一步提升,板块新房销售也有望从中获益。

责任编辑:李桐

  7月29日18时,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中央气象台自2010年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发布的第二个“国家级”暴雨红色预警。

  21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其中,1年期LPR为3.45%,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20%,维持不变。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曾报道,吴汉圣兼具部委、地方工作经历,曾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工作多年,也曾主政地市,还担任过协调能力要求较高的省委秘书长一职,也熟悉纪检监察工作。

  “现在找代理退保的都是老保单,主要跟保险公司此前粗放管理有关。”木子指出,一些人身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意识不强,公司对保险销售人员的销售过程行为监控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销售误导。

  市场对于本次LPR下降已有预期。作为LPR报价的重要参考,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中标利率较此前下降15个基点至2.50%。除此之外,8月15日,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以及隔夜期、7天期、1个月期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均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未来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全部电量核发绿证。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此前的集中式光伏和风电之外,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都将能拥有绿电“身份证”。这张证书究竟有什么作用?绿证核发全覆盖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