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已开行1000列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1 23:16:24

  中新社株洲6月20日电 (记者 鲁毅)一趟满载陶瓷等货物的“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20日从湖南株洲中车物流园出发,列车将通过广州南沙港,经海运运往非洲。这是自2021年“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开行以来的第1000列。

  “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是中国首条以非洲为目的地的铁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该通道以湖南株洲为主节点和始发站,联动衡阳、郴州两个副集结中心,经京广铁路抵达广州南沙港、盐田港、蛇口港等港区,而后转驳至大型远洋货船运往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打通了湖南及周边地区到非洲大陆各国“端到端”的全程物流通道。

  株洲海关监管(保税)科科长饶讯介绍说:“湘粤两地海关建立专项对接机制和异常处置机制,‘湘粤非’国际班列货物在株洲、衡阳、郴州等湖南铁路场站完成申报、查验、放行后,可直接发到广东港口上船出海,将沿海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实现‘全程提单,一票到底’,整体货物通关周期压缩近30%。”

  为保障班列时效,该通道推行“客车化”开行模式,实现湖南至广东“夕发朝至”。广铁集团长沙铁路物流中心株洲铁路物流营业部主任孟国伟介绍,“湘粤非”通道开行株洲往返大湾区港口的图定班列后,单边运输时效从72小时压缩到20小时,可媲美公路汽运,比 江运至沿海港口节约近10天。

  “‘湘粤非’受到了湘潭吉利、三一重工、袁氏种业等湖南知名企业青睐,还吸引了周边省份中非商贸物流业务聚集,运输货物由原来的粮食、服饰、小商品等品类,拓展到适合集装箱运输的小汽车、工程机械、醴陵陶瓷等大型制造业产品和艺术品。”孟国伟称,“湘粤非”通道开通以来,年运量成倍增长,预计2024全年完成4.1万标箱,合计500列。(完)

  四是保留板块特色的差异安排。针对板块功能定位,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突出板块特色,保持错位发展;尊重主板市场习惯,保持主板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稳步推进主板交易机制改革并持续评估完善;继续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在保荐机构跟投、询价转让减持、做市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八、请介绍《交易规则》对交易机制作了哪些修改完善。

  安信证券在1月12日发布的行业周报中指出,根据药企相关新冠药物的临床开发进度,中国有望于2023年一季度迎来多个国产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关键临床数据披露,有望于2023年上半年迎来多个药物获批上市。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深化推进“开门办审核”,进一步提高审核全过程透明度,全面推进制度规则公开、标准内容公开、流程程序公开、过程结果公开,将公权力纳入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促进了新动能加速成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高2.1个百分点。

  三、第一条中规定的“原状退运进境”是指出口商品退运进境时的最小商品形态应与原出口时的形态基本一致,不得增加任何配件或部件,不能经过任何加工、改装,但经拆箱、检(化)验、安装、调试等仍可视为“原状”;退运进境商品应未被使用过,但对于只有经过试用才能发现品质不良或可证明被客户试用后退货的情况除外。

林嘉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