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变“自励”?三鑫医疗将超30%权益授予实控人一家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5 08:58:47

  ◎王凯丰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工具,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创造与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金手铐”能否真正发挥激励效应,为公司经营发展带来动能和信心,还需从激励对象、解锁条件等关键指标去评判。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8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民营企业240家,占比超过80%。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接受记者采访称,应该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使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心,同时股权激励也能够激发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潜能,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过,另有业内专家提示,民企股权激励积极性高涨,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对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个别公司借股权激励打“小算盘”,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大比例授予“自家 人”

  公告显示,公司拟以每股3.5元的价格向69名激励对象授予合计829.56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6%。包括实控人彭义兴在内的10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获授53.35%的股票份额,其中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彭义兴一家四口)占比31.04%。而59名公司核心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则共同获授剩余的387万股,占比46.65%。

  在三鑫医疗此次激励人员名单中,彭义兴和雷凤莲获授股票数量最多,均为100万股,两人各占比12.05%。而彭玲和彭海波则分别占比4.46%和2.48%。公告显示,彭义兴、雷凤莲夫妇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彭玲系彭义兴、雷凤莲夫妇之女,彭海波系彭义兴、雷凤莲夫妇之子。

  如此股权激励不禁令人生疑,实控人彭义兴一家四口作为激励对象,其确定依据、过程及合理合规性如何?此次股权激励又是否与其贡献程度相匹配?

  “股权激励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有公司治理专家认为,应保障股权激励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警惕个别公司借股权激励名义进行利益输送,这不仅对公司大部分员工造成分配不公,甚至还会损害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业绩考核指标或吸引力欠佳

  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往往能够透视公司未来发展的成长性,给市场释放更多积极信号,然而三鑫医疗业绩考核指标吸引力似乎欠佳。

  根据激励计划,三鑫医疗本期限制性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分两期解锁,即2024年和2025年分别解锁50%。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达标要求为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或以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两者满足其一即可达标。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达标要求为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6.50%;以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2024年至2025年平均营业收入较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20.75%;2024年至2025年平均净利润较2023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四者满足其一即可达标。

  有股权激励行业专家向记者分析称,综合上述指标来看,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和10%的考核指标并不高,营业收入增长率15%略高于近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11.96%),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率10%远低于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率平均值(22.34%),且2025年第二个考核期约束性减弱(四个满足其一即可)。

  事实上,设置业绩考核指标的依据及合理性往往是监管关注的要点。此前有公司就因股权激励计划设置了不同维度的考核指标,而被交易所质疑激励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郑培敏表示,股权激励不只是“分蛋糕”,而是应该按照业绩考核指标,努力把“蛋糕”做大。

  展望2023年,不少券商机构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地产政策优化,银行经营环境向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

  他分析说,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人们开始质疑美国的领导地位,“越来越不喜欢美国做生意的方式”——以美国参与举办的非洲、美洲及东盟峰会为例,总是谈论框架,但没有实效。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受乌克兰危机和全球局势影响,水、食物和能源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面临国内压力和内部动荡风险。(完)

  茅益民表示,不主张患者自我诊断、自行服用抗生素,因为普通人很难分清腹泻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原因造成的,包括一些本身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会出现慢性腹泻症状。

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

  “保险+期货”的良好保障效果,不但提升了参保积极性,还进一步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保障由点到面织成网,生产由小到大成产业,在“保险+期货”的护航下,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就完成了这样的蜕变。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中国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特别是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应对风险能力。中国近期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

杨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