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龙舟村见闻:“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8 13:30:00

  中新社福州6月7日电 题:福州龙舟村见闻:“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中新社记者 闫旭

  端午节临近,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里,推刨声、切割声、敲击声此起彼伏。方忠雄龙舟厂的师傅们正加紧赶制节前要交付的最后一艘龙舟。

  “这艘是4日才接到的订单,本来我们已经不做了,但因为是老朋友,还是加急帮他们做出来。”方氏龙舟世家第三代传人方绍晃告诉中新社记者,今年以来,他家龙舟厂已经制作了将近60艘龙舟。

  方庄村坐落于大樟溪与闽江交汇地带的河流冲积平原上,土地富庶,水网密布,周边盛产木材,有着700多年传统龙舟制造的历史,被称为“龙舟村”。每年200余艘传统龙舟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及海外。

  “过去,我们全村都是造福船的。”方绍晃说,到了清朝中期,福州地区开始兴起划龙舟,祖先看到商机,发挥造福船的经验设计出福州传统龙舟并传承至今。

  制作一艘龙舟,需要经过定龙骨、钉底板、装鱼梁、抛光、画花、上油漆等工序。福州传统龙舟注重装饰,船身绘制莲花、凤凰等彩绘,船头雕刻三角形虎头,船顶安装木雕彩绘龙头,寓意“卧虎藏龙”。

  方家老字号的龙舟制作工艺业内闻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如今,福州传统龙舟船体长、头昂尾高、外形美观,且流线型好、航速快、稳定性高、船身强度好,在水上宛如一条长龙。

  出生于1952年的方绍晃,跟随父亲学习龙舟制造技艺,曾在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造船厂、塘前造船厂当技术员兼设计师,并曾师从马尾造船厂的船舶制造高级工程师学习船舶设计技术,使其龙舟设计与制造技艺得以进一步提高。

  1980年,方绍晃回乡创办龙舟制造厂,专业制造龙舟至今。2019年,方庄龙舟制造技艺入选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方绍晃成为传承人。

  方绍晃的侄子方剑伟,是方庄村制造龙舟行当的年轻人,从小看着父辈制造龙舟,耳濡目染。“真正上手做龙舟,发现挺感兴趣,长辈们也动员我传承技艺。”方剑伟笑言,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龙舟厂跟父辈们学艺,一晃在这个行业中历练了十多年。

  父辈们一直各司其职,大伯方绍晃设计、做樟段,父亲专门放样、锯板材,其他叔伯们则分别负责做龙骨等“四大件”、采买、锯木料、制舵。而方剑伟每项都学,样样上手,成为唯一掌握全部技艺的传人。

  在传承传统龙舟制造技艺的同时,方绍晃和方剑伟伯侄二人也在寻求龙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应赛龙舟这项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越来越国际化,对龙舟的速度要求更高,方绍晃常到广东、湖南等地考察学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重新设计出各式新型龙舟,适应新的需求。

  方忠雄龙舟厂每年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参加龙舟文化研学的学生。方剑伟希望能打造一个龙舟文化博物馆,让小朋友和年轻人更好地学习、了解、体验龙舟文化。他还与好友、青年漆艺师包文镜合作,希望把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与龙舟进行结合,在龙舟的龙头、船头、船身上融合漆艺元素,并开发龙舟文创产品。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把龙舟制作工艺和龙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方绍晃说。( 完)

  广东碧桂园实验学校小学校长陈钱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反对预制菜进入校园。他认为,预制菜是一个新事物,对人的健康影响尚未得知,“绝对不能在孩子们身上做实验”。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说,中方期待同柬方一道,按照习近平主席和柬埔寨领导人战略引领,充分发挥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深化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辜负两国领导人的重托和两国人民的期待。

  在出境游方面,自赴日游降温后,赴韩国出境游有了接力日本热度的趋势。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根据目前机票预订情况,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境热门目的地TOP10为首尔、中国香港、东京、大阪、曼谷、新加坡、中国澳门、中国台北、伦敦、悉尼,首尔已跃至第一位。

  众多身份中,苏孝林自认为人生的底色是唱歌,他曾言“本行还是唱歌”。苏孝林生于1958年,甘肃兰州人本地人,16岁进入兰州市歌舞团,从此迈入追求艺术的道路。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于2002年公布施行,于2009年、2014年和2021年进行了三次修正。

  总之,在尽快推出“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同时,要通过尽快推动市场化改革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拉动经济增长,在增加就业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百姓的生活居住成本,最终通过做大国民经济总量,做大金融系统资产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来降低不良债务的比例,以此化解风险,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

邱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