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Xreal创始人徐驰:智能眼镜有三种形态,苹果产品未必符合当下 丨 科创100人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1 13:50:08

  文 | 新浪科技 罗宁

  期数:No.48

  嘉宾:Xreal创始人、CEO徐驰

  2023年9月,社交巨头Meta与Ray-Ban(雷朋)联名的智能眼镜引发了海外用户的持续购买和关注,今年初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财报电话会中提到,“Ray-Ban Meta 智能眼镜在销售和参与度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强劲的开局。”与苹果Vision Pro的惨痛失败形成鲜明对比,Meta在智能眼镜赛道开始发力。

  在国内,消费类智能眼镜也迎来了一轮快速增长。根据IDC发布的VR/AR出货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市场AR设备出货26.2万台,同比上涨154.4%,其中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是Xreal,占比31.6%,其在全球AR市场份额占比超过40%。 Xreal在国内各电商平台及海外亚马逊平台也长期处于智能眼镜的销量榜首,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AR消费领域正展现其竞争力。

  近日,在澳门举办的Beyond Expo 2024大会上,新浪科技《科创100人》对话Xreal创始人、CEO徐驰。在他看来,智能眼镜赛道正迎来“巨头角力”,除了海外的苹果、Meta、谷歌等将在智能眼镜赛道持续深耕,国内手机厂商也可能加入,并助推以空间计算为核心的智能眼镜赛道加速发展。对于Xreal来说,通过智能眼镜与AI大模型的结合,将带来颠覆式创新。

  苹果只是智能眼镜的一种方向,未必符合当下

  徐驰认为,智能眼镜产品走到今天,正呈现出三种形态,苹果只代表其中一种方向,但未必符合当下。

  当下,智能眼镜存在三种形态,一边的代表是走极致未来方向的苹果Vision Pro,尽管它具备极强沉浸感,但代价是价格高昂且过于沉重;另外一端的代表是走极致轻便的Meta,不具备任何空间计算能力,只有拍照录像和智能语音助手能力,因此可以做到重量和外观与普通墨镜几乎没有区别;但在中间还存在一个形态,这是Xreal希望寻找的平衡点,一方面让智能眼镜既拥有空间计算能力,给用户提供AR交互的沉浸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到轻便和随身携带。

  徐驰表示,苹果只是这三种形态之一,“假如Vision Pro是现在重量的1/10,它的价格也是现在的1/10。 我相信可能大家讲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同时他认为,三种形态并不总会一直存在,随着技术突破以及供应链完善,最终大家都将收敛到一种形态,而这种最终形态正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它在外观与重量上和普通眼镜无异,却能具备如同Vision Pro所展示的那样强悍的空间计算能力。对此,他判断“谁把握住这个机会,谁就能开创或者引领新的历史潮流。

  AR是AI的最好载体,AI是AR最好的交互

  谈及当下AI大模型与智能硬件结合引发的新一轮浪潮,徐驰认为,AI和AR的结合可能是未来5—10年最好的互补呈现方式,因为AR眼镜能够包含你看到的世界的信息,包括眼动信息、瞳孔的反应,这些其实都是AI引擎很重要的数据,所以他认为“AR是AI最好的载体,反过来看AI是AR最好的交互。”

  但是,由于今天整个空间化的这些交互,3D的内容都很复杂,因此他认为,直接将3D世界与AR眼镜结合的效率是偏低的,所以类似于苹果Vision Pro将很多2D应用移植到3D世界,并呈现出2.5D的效果,这种趋势将大大加速AR设备生态的发展。徐驰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能简化成本,还能提升用户与AR设备交互的效率。

  徐驰认为,当前AI大模型在智能硬件上的体验仍然不够理想,从Rabbit R1和AI Pin两款产品能看出,尽管发布前的Demo和概念视频都让人充满期待,但实际体验却欠缺成熟度,他认为,其中原因在于对AI大模型的打磨仍不够充分,Xreal的目标是打磨出足够好用且与大模型互补的AI智能眼镜,但对于大模型的开发将会与其他企业共同合作,“肯定不会自己去做(大模型)”。

  关于何时会推出这类产品,徐驰非常慎重,他表示:“我们希望不要滥用用户对科技对AI的美好期待,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推出新的AI产品,大家会觉得这就是想象中AI改变我们生活的样子,而不是又变成一个巨大的落差或者另外一个失败案例。”

  AR眼镜不会立刻干掉手机,但可能先干掉电视

  如同智能手机时代人们还会阅读纸质书和看报纸一样,徐驰认为,AR智能眼镜并不会立刻代替智能手机,但可能会把电视干掉,在他看来,AR眼镜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并且技术演进速度正在加快。

  “今天很明确的一个趋势就是,很多用过我们眼镜的人,都在见证着一个过渡,就是从传统的物理的屏幕到数字化的屏幕的一个过渡。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看的所有物理屏,电视、电影、电影院,这些全都是物理屏。当你试过了数字化的显示的时候,你会相信,物理屏会被取代。”

  徐驰表示,这种趋势在Xreal的市场表现上非常明显,也让他对行业充满信心:“今天我们已经是这个行业卖得最好的设备了,但销量仍然不够大。但我们今天的增速基本上是每年翻番甚至更快的一个速度。所以我们其实对这个赛道是充满信心的。”

  徐驰告诉新浪科技,Xreal去年投入了接近4亿元进行研发,今年将是Xreal的产品大年,包括接下来一系列产品发布会,可能都会让大家眼前一亮。“都是我们过去这几年持续研发来积累出来的一些能力,我们认为新产品将对行业有一些开创性的新成果。”

  对终端有野心的公司,都会想参与竞赛

  徐驰总结,过去15年最成熟的智能手机其实是个二维的世界,但智能终端的演化,将会是把三维世界压缩到眼镜中。因为在未来,人们需要这样一个终端,它能像我们真实的世界一样是三维的,让我们更好地去跟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交互。

  “就像今天我们跟AI的交互变得像跟人交互一样,可能未来我交互的可能是一个数字助理,它就像一个人一样具象化地呈现在我面前。这是我们梦想中的空间计算的未来,我觉得这件事无比合理。”

  因此,对于人类后手机时代有野心的公司,都会想参与竞赛。徐驰认为当前海外包括苹果、Meta、谷歌三大巨头的逐渐加入表明了一种趋势,即智能眼镜这种产品形态正在改变人们跟数字世界交互的方式,对于这一观点他补充道:

  “因为在目前没有那么多原生AR应用的时候,一个二维的空间化的或者放大化的这样的一个内容,其实也是足够好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今天全球谁是在这上面最有优势的?其实就是苹果、谷歌、Meta这些,因为他们有丰富的二维内容生态。再退一步来讲,还有谁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是手机厂,因为他们也有相对丰富的二级内容生态。”

  实际上,扎克伯格也曾发表类似观点,他认为人们会想要新类别的设备,让你可以全天无缝地与人工智能频繁互动,而无需拿出手机按下按钮并将其指向你想让它看到的东西。并且指出,“智能眼镜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引人注目的形式因素,它是我们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愿景如何连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谈及国内手机厂商会不会也有所行动,徐驰态度乐观,他认为,国内手机巨头应该都会入局。有点像汽车行业,也有传统的车厂布局,也有这个手机厂入局,例如华为和小米,虽然入局相较于蔚小理更晚,但也成功进入这一赛道,在他看来,巨头加入智能眼镜赛道,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怎样保护高风险人群,比如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这些脆弱人群。预防、控制、治疗,都要围绕他们来做。”一位不愿具名的传染病专家告诉记者,在感染高峰到来时,要尽可能避免高风险人群感染,以让我们的医疗系统更好地应对。

  “禁”与“放”,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情况,大城市跟小城市有不同,山区城市跟沿海城市有不同,农村跟城市也有不同。对烟花爆竹的管理也可以有不同的维度,比如:全面禁放、特定时段许可燃放、特定地区许可燃放、由特定单位统一集中燃放等多种选项。

  据台湾《上报》31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台军计划在2024年以军售方式,向美国采购100套“弹簧刀”攻击无人机系统,目前规划先部署在“特战单位”使用。民进党当局近年来频频向美采购武器装备,美国方面也借机大捞特捞,对此有台媒及网友讽刺,“抗中保绿真是门好生意”,美国其实清楚,台湾购买武器和延长兵役,根本起不到作用,只会使“台独’自掘坟墓,加速灭亡。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总值班 马士程:我们也在很努力挺着,而且我们现在大夫也在陆续返岗,我们的药也在逐步地跟上,我们其他的社会反应速度也在跟上,我们的支援力量也在跟上,所以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在医疗资源紧张、血库缺血的情况下,一旦在燃放烟花时不小心炸伤手脚、崩伤眼睛,不仅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还可能会加剧医疗资源的挤兑。

  台湾《联合报》称,此次“烟害防制法”中,推动通过加热烟最大的幕后指使为美商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旗下加热烟品牌“iQOS”早已于岛内各县市成立专卖店和维修店。报道称,目前台湾一年烟品市场达1700亿元新台币,未来纸烟衰退,恐怕会有半数市场转向加热烟,还会吸引更多第一次抽烟以及抽电子烟的人群,“庞大商机无法想象”。

王建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