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2 09:10:57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 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面朝大昭寺,吉卓玛没有顾上额头因为磕长头导致的疼痛和留下的伤疤,也忽略了袖口和手套上出现的破洞。她双手合十,虔诚地朝拜。“新的一年,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尤其是妈妈,已经61岁了,希望她健健康康,同时也祈愿国泰民安。”

  穿过长廊,以滩头年画风格绘成的湖南十四地州市年俗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长沙的年财佬、湘西的苗族百狮会、湘潭的舞龙灯、邵阳的拜姑娘、张家界的土家赶年……湖南各地年俗虽不同,却都有着红火热闹、人间喜乐的年味。

  由于列车广播寻医未果,商丘南至阜阳运行区间属深处山区,医疗条件较差,而且不具备接生救援条件,刘长明再次拨打上海局客运调度电话,请求在符合安全规定的情况下,加快列车行进速度,尽快到达阜阳站。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是步入发展快车道,越要筑牢安全屏障,我们当以内生安全发展大会为平台,内生安全联盟为纽带,加快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生态发展及成果应用。”邬江兴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园创建实行动态开放的候选区机制。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后,经评估,确实无法达到设立要求的,不予设立。对未纳入布局方案的保护关键区域,条件成熟时,经科学评估,可以按程序增补为国家公园候选区。

  此外,民进天津市委会表示,应构建资金支持机制,开展蓝碳示范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常态化运营模式,鼓励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长期资金投向蓝碳经济领域,重点扶持蓝碳关键性技术研发。同时,发展海洋绿色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产品,创新绿色融资方式。(完)

孙洁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