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广西河池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 生活一步跨千年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3 01:54:20

  中新社河池6月2日电 题:广西河池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 生活一步跨千年

  作者 蒋雪林 林浩

  “砰!”一声清脆的鸟枪响起,这不是狩猎的枪声,而是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瑶望天下景区白裤瑶民众用来迎接宾客的最高礼仪。

  朝天空开枪迎客的人名叫何金文。今年55岁的他,是一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民众。他是瑶望天下景区的员工,他的家就在与景区一路之隔的朵努社区。

  朵努社区是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年底,总投资4.3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王尚片区安置工程竣工,安置了包括何金文在内的1227户6489名白裤瑶民众。

  何金文一家原住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懂甲村,那里地处大石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贫困。2017年搬迁到朵努社区后,何金文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也告别了贫困,他和妻子都成了瑶望天下景区员工,两人月收入数千元。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成年男子常年穿着白裤而得名,总人口约5万人,主要聚居在南丹县境内,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古老族群,狩猎是他们原始的传统习俗。

  鸟枪,也叫火铳,是白裤瑶最原始的狩猎工具,以前主要用于打地鼠和野鸡等那些危害庄稼的动物。“我们早已不再狩猎,在景区门口用鸟枪鸣枪,主要是用来迎宾。”何金文对记者说,他一共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已嫁,另一个还在广西南宁读大学,每月约需1500元的生活费,“我们夫妻俩现在的收入,能维持生活基本开支。”

  南丹县瑶望天下·歌娅思谷联合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吴华清表示,在景区门口迎客的白裤瑶民众,他们所有的鸟枪,都经当地公安部门备案,只作为道具使用。同时景区加强对枪支使用的登记和保管,客人只能和他们合照,不能私自拿枪。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工程,瑶望天下景区以白裤瑶民俗为主题,探索出“移民搬迁+民俗文化+全域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吴华清说:“我们让搬迁的白裤瑶民众到景区表演、展销旅游产品,增加他们的收入,也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问题。”白裤瑶的搬迁民众,生活“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的农耕生活,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从业者。瑶望天下·歌娅思谷联合景区安置和带动了2000多名白裤瑶民众就业。

  同为易地扶贫搬迁的民众,朵努社区居民何文兵也来自懂甲村。今年32岁的他,16岁就外出闯荡,做过计件工人,也做过群众演员、电商,还开过传媒公司。如今他是广东东莞市某劳务公司的合伙人。

  何文兵表示,看到有些父老乡亲搬到朵努社区后,因没有技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他和河池市一家技工学校合作,组织乡亲们参与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空作业、电焊、电工、空调安装维修等专业技能。培训业务开设后,不仅朵努社区的民众参加,南丹县很多有意愿外出务工的民众也报名参加培训。

  “我从2018年10月开始 组织培训,培训人数已达5219人,2019年4月开始从事劳务派遣工作,截至目前共服务2850人次。”何文兵说。

  何文兵表示,白裤瑶的铜鼓文化、陀螺文化、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葬礼文化和狩猎文化,独特而有魅力。在带领白裤瑶同胞致富的同时,他最想做的是扛起传承白裤瑶文化的重任。他拿起摄像机,记录搬迁后的白裤瑶民众生活,并将所拍摄的素材,制作成纪录片在村里放映。(完)

  2023年是“一带一路”建设开启10周年。作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合作机制,10年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来说不过是一个开始。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才刚刚建成,还要在日后长久的岁月中逐步发挥经济和社会效应。但10年又是一个代表着中长期的时间概念。面对全球形势急剧变化,我们可以站在2023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尽管任务艰巨,但中国女足一直在做积极准备。目前,中国女足正在海口进行冬训。据了解,本次冬训将分为两个阶段,突出体能力量训练,突出球队和球员的基础技战术能力训练,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实现2023年三项重要比赛参赛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落实‘双碳’战略和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陈佰山如是说。

  “我在上海马戏学校练的是跳板的底座,现在一下子从地面技巧‘飞’到了天上!”去年2月,团里人事变动,他不得不以25岁的年纪从零开始学习走钢索。“底座”演员靠的是力量与稳定,走钢索则是轻盈与平衡的艺术。于是,科学减重成了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排演《天山雪》更是技巧的“更上一层楼”——为表现中巴公路建设中遭遇的困难,钢索由平直改为倾斜。这对于刚变身“飞人”不久的祖农阿基木来说,又是一块硬骨头。和他一样,这群20岁出头的新疆杂技人,都要在剧中迎接各自职业生涯的全新挑战。所以,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也注定要在排练厅度过了。

  羊城晚报记者 徐扬扬

  昏暗的灯光下,一名小女孩趴在走廊的栏杆上,对着对面高楼里亮灯的窗子一声大喊:“爸爸,我回来了,而且是我自己走回来的!”随后她慢慢地抬起脚,沿着走廊认真地向前走去。妈妈嘱咐她走慢一点,女孩回答说:“我要自己学会回家,你今天就悄悄地跟在我后面就行了。”妈妈又问:“那你摔倒了怎么办?”女孩说:“不要扶我,你看着就行了,我自己起来……”

陈圣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