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8 11:58:51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王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7日在青浦区博物馆举办。现场首次完整发布上海考古成果,并公布了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围绕近年来福泉山遗址、柘林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华亭海塘(奉贤段)等考古工作情况作了重点成果发布。

  据介绍,上海的考古工作始于1935年,经过上海考古界近90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广富林遗址、马桥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等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3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这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把上海历史推前至距今6000年前,厘清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处处文化遗存串联起上海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厚重的古文化遗址、多元的历史建筑、精美的馆藏文物,是上海独特的城市遗产,亦是上海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上海市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也于此间发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深度挖掘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地理位置,将文物建筑、知名景点、非遗体验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主题鲜明、各具 特色的10条文物主题游径。

  市民游客可以跟随这10条文物主题游径,或寻觅“上海之源”,或走进都市“原点”,或一览江河交汇百态,或漫行梧桐深处,品味“最上海”的经典建筑,感受上海的城市文脉。

  据透露,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联动上海全市各区文旅局、各相关主体,围绕“开启发现之旅、探寻城市之源”主题,策划开展80余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组织推动近4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文旅体验。(完)

  张光亚认为,导致厂家不敢备货的原因是,由于前几年逢年过节时,大量礼盒滞销,导致很多厂家也成了“惊弓之鸟”,无法预料今年春节的市场状况,更不敢放开手脚,去大量生产,结果,导致市场货品的供不应求。

  1月18日,隆基绿能公告,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于1月17日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452亿元),就公司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由于每年要临近年关才能从北京返乡,年夜饭的备菜环节需要家人们提前置办。这些年,类似九层塔叶这些台式原材料都会早于林致远一家三口送达保定,这些食材与亲人们一起静待主厨归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考虑到降息主要是为了配合宏观调控政策的整体发力,因此今年全国两会前后降息落地概率和必要性更高。届时,OMO(公开市场操作)、MLF政策利率可能下调5至10个基点,并带动LPR下调;为缓解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预计房贷利率参考的5年期以上LPR降幅更大。但温彬认为,相较于2022年,整体政策利率调整空间相对有限。

其中,7款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纳入新版目录

  <strong>“两岸一定是同心”</strong>

李淑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