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珠光宝气”醉游人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3 21:35:11

  本报记者 韩梅

  赏析古代花鸟画的典雅意境、领略汉代珠饰千年流光、感受津沽民间文化点滴……立夏甫过,万物欣荣,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京津冀网红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新展频出,“珠光宝气”醉游人。

  “河上花卷”最大尺幅呈现

  作为疫情转段后国内首个出境文物展,“河上花:中国花鸟画之道1368—1911—馆藏珍选萃”曾于2023年成功赴美展出,受到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明日,该展将在天津博物馆五楼3号厅向公众开放。

  这次新展选取天博在美展览的55件/套明清花鸟画藏品,囊括了明代院体画、吴门画派、金陵画派、四僧、恽派、扬州画派、海派等重要画派和重要画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作品,表现了古人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笔墨意趣,以及中国画“寓意兴寄”的创作传统及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汉代珠饰展丝路繁华

  在天津博物馆五楼5号厅,“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夺人眼球。192件/套、9300余件汉代文物熠熠生辉,汉代珠饰的艺术之美及其承载的制作工艺、技术传播和东西方文化文明互鉴等历史信息,映入眼帘。

  在“美美与共”展厅,罕见的汉代番禺“珍奇荟萃、商业繁华”画卷美观大方,讲述着古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折射出古代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这些色彩斑斓的珠宝,来自近七十年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的两万余颗汉代珠饰,它们材质丰富、形制多样、来源广泛,见证了岭南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与东南亚、南亚、西 亚及地中海沿岸地区通过海路进行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以及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沽上风物”重现民间工艺

  记者在天津博物馆五楼8号厅看到,备受瞩目的“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将于5月28日向公众开放。

  近年来,天津博物馆在2012年版“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基础上,探索了一条将民俗学与民间工艺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新路。选取馆藏天津民间工艺类文物11大类80余套,辅以文献、照片等辅助展览文物,用一幅幅年画里的故事,一套套泥塑里的人物,让天津民间工艺重现光辉。

  11大类80余套民间工艺类文物,就像一部天津民俗立体书,以点带面展现出天津民间艺术创作成就,反映近代天津社会风貌的点点滴滴。

  <strong>万家团圆日 坚守岗位时</strong>

  一份份寄往老家的礼品,寄托着游子的牵挂和乡愁;一件件从故乡寄来的年货,承载了家人的思念和祝福。互寄年货已成为人们欢度新春的新方式。数据显示,自春运开始以来(1月7日至2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39.4亿件,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2.5%,投递快递包裹49亿件,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21.7%。

  基层服务员缺口巨大

  旅游景区没有自己当地的文化密码,过上几年或许就会失去吸引力而被淘汰。

  新年开工,一起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新春寄语。

  展望2023年电影市场,东吴证券认为,随着影院营业率回升,此前积压的优质库存影片有望陆续定档,同时2022年11月以来,国产及进口影片审核持续释放积极信号,看好影片审核边际向好,优质内容供给有望稳步扩容,提振观影需求,加速票房复苏。

陈凯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