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绿色改造智慧升级 老码头焕新颜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4 06:03:41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尹倩芸)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这里昔日曾是煤炭码头,如今已焕然一新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罗泾港区曾是上海港煤炭、矿石运输的主要港区,承担了大宗散货江海转运的重要中转功能,历史上散货最大年吞吐量达1.1亿吨。但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分别于2017年、2019年正式停产。

  上海因水而生,以港兴城。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的短板也开始显现,亟需尽快增加集装箱岸线资源、拓展集装箱码头作业能力。

  2022年9月,上海港罗泾港区规划修订方案获批,将百联油码头与现有煤炭码头一并调整为集装箱码头。

  “相较于在开阔水面造一个新码头,旧码头改造更为复杂”,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称。为此,上港集团选择保留原码头布局,改变集装箱码头常用的环形路线,创新采用反“ F”形布置,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码头改造过程要满足绿色、低碳、环保要求,需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减少资源浪费。据了解,改造项目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被再次利用,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

  项目还构建了清洁用能体系,推进港内AIV充换电站、岸电以及光伏设施等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护岸及人工湿地,落实生态补偿措施,打造生态绿色、低碳示范码头。

  此外,为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改造工程采用了“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装卸工艺方案。以无人引导小车为例,洋山四期AGV小车依靠埋在地下的磁钉实现导航,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该项目采用的新一代AIV小车,依靠视觉识别系统和算法等进行识别和导航,在灵活性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高。

  据了解,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8日完工交付调试,计划2024年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开港运营。

  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表示,未来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主线,打造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完)

  真相:近日,关于“退休人员领取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传言再起。经核查,“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传言中涉及的北京、上海、浙江、济南等地均无“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政策。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网传说法可能是将“医保年度定额资金”误解为“差额补贴”。目前,个人从医保得到的资金只有三方面费用:一是医保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二是医保报销回来的(个人与医疗机构发生的手工结算费用)医疗费用;三是实行职工大病保险制度的地方,大病保险报销回来的费用。国家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制度。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实行长期累计。如职工和退休人员不幸去世,其生前个人账户的剩余款由子女继承,不会被“直接清除”。(来源:经济日报)

  (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

  30多年前,张亚中与星云大师结缘,面对彼时台当局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张亚中选择回到学界。随后,他协助星云大师开办学校,也因为大师的支持,坚定了民族情感。

<strong>  “中国通”的新愿望</strong>

  “今年,德国慕尼黑街头也出现了兔子造型的彩灯。”德国慕尼黑华星艺术团团长唐志红表示,每年春节前后,德国主流媒体都会对中国值年生肖进行报道和介绍。很多德国民众对中国生肖文化很感兴趣,也知道自己出生年份的生肖。

  新华社澳门2月6日电(记者刘刚 李寒芳)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6日表示,希望澳门新闻界继续传达社会建言献策的声音,协助特区政府广纳民意、凝聚共识,一如以往地监督和促进特区政府不断提高施政水平。

杨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