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锐减 全球货币政策分歧凸显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4 07:49:44

  随着欧洲央行加入降息行列,全球投资者正紧盯美联储:今年究竟是否降息?降息多少次?美东时间6月12日,美联储连续第七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0%。最新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预期锐减,由此前的三次降至约一次。

  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仍未明朗,而另一边,全球“降息潮”声势愈发浩大,一众央行纷纷“抢跑”降息,货币政策分歧渐显。

  年内降息预期锐减

  美东时间6月12日,CPI数据携手美联储利率决议重磅来袭。率先公布的美国5月CPI数据全方位降温,由此点燃年内2次降息的预期,令市场欢呼。但仅仅几小时过后,美联储展现出的“鹰”姿,终究还是令市场的乐观情绪有所冷却。

  与此前相比,本次会议声明整体变动不大:一是微调对通胀压降进展的措辞,从“缺乏进一步进展”,改称“取得了适度的进一步进展”;二是删除了缩减资产负债表计划变动的具体操作表述,表示会继续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是继续“老调重弹”,强调货币政策依然依数据而定,降息仍需等待。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主要取决于通胀和就业数据的演绎。在发言中,鲍威尔认可压降通胀已取得的进展,但强调信心还没有达到降息的程度。对于时点,他表示,首次降息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还未到公布降息日期的阶段。

  与乏善可陈的论调相比,“点阵图”更为直观地展示出了美联储官员对利率路径的预测。根据最新“点阵图”,年内降息预期大幅降温,由此前的三次降至约一次。在提供利率预测的19名官员中,8人预计2024年底利率区间为4.75%至5.0%,即对应年内两次降息;7人预计利率区间为5.0%至5.25%,对应年内一次降息;更有4位决策者预计今年不会降息。

  此外,最新公布的经济展望显示,美联储官员维持今明后三年及更长期的GDP增长预期不变,上调今明两年PCE通胀预期和核心PCE通胀增速预测,同时上调今明年的失业率预测。

  降息时点仍需等待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展现出美联储的谨慎态度,美联储仍需一段时间的数据观察窗口。

  民银研究认为,总体而言,近期美国数据喜忧参半,压降通胀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美国经济仍然较为强劲,劳动力市场虽有降温迹象但依然稳固。鉴于此,美联储降息势必会非常谨慎,很可能在降息前需要连续几个月看到较为良好的通胀数据或经济疲软的证据。

  全球货币政策分歧凸显

  作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仍未明朗,而另一边,全球“降息潮”已然启幕。当前,已有瑞士、瑞典、加拿大、欧洲等一众央行陆续开启降息。日本央行则在3月逆势加息终结负利率,市场对其后续加息推测不断。

  全球央行“各行其道”背景下,货币政策分歧日益凸显。分析人士认为,基于本国经济以及通胀走势,各家央行逐渐摆脱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路径依赖。但鉴于美联储在全球央行中的重要地位,美联储降息后置将对其他央行降息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展望全球资产走势,王有鑫表示,由于美国通胀走势的顽固性,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和时点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如果货币政策走势与市场预期不符,或降息次数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出现短期波动。除此之外,金融资产价格还受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状况、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当前降息预期扰动减弱,美联储政策路径已经比较清晰,有望为市场创造有利环境。基于下半年美联储降息一次的假设,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年内或均难以突破前高,且视经济数据和欧日央行政策可能具备下行空间;如果美债实际利率回落,金价有望跟随上涨;在美债利率相对平稳或回落过程中,美股有望继续处于相对友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凌辰

  不仅是纸浆价格,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部分商品原料价格2022年经历了一轮回落行情。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2023年国内需求好转预期下,部分下游制造企业有望从中获益。以造纸行业为例,2023年下半年,上游纸浆成本回落叠加国内消费回升,有望推动国内造纸行业利润修复。

  利雅得胜利队主帅在谈到C罗时说道,“我希望他享受与利雅得胜利一起比赛并赢得比赛的乐趣。”

  山东济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消费恢复扩大。积极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高省会消费能级和吸引力”“保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稳定增长”,并提出要“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50家以上,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读到这句话时,张乐刚刚大学毕业。他学习石油地质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在非洲热带草原上做电缆测井。这份工作实行4周轮休制,每到放假,王强就去世界各地旅行。工作3年后,他跟公司申请回国未果,没了工作。

  不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来说,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时至今日,炮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我军炮兵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

李原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