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首飞,波音“星际客机”前景如何?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7 07:51:25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推迟了多年、两次前往发射台却又接连被撤回、不断传出发现技术故障……几经波折之后,波音公司研制的新型载人飞船“星际客机”于当地时间6月5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首次执行载人试飞任务,搭载两名美国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美国媒体接连欢呼“创造历史”的背后,这款新型载人飞船的未来前景如何?

  “又一个里程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美国东部时间5日上午10时52分,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搭乘“阿特拉斯5”号运载火箭升空,“这是十年来美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在发射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称赞说:“这是NASA非凡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我想向经历了很多考验和磨难的整个团队表示祝贺。”“星际客机”的这次载人飞行标志着美国历史上载人航天器的第六次首飞。纳尔逊此前曾说:“从‘水星’飞船开始,接下来是‘双子座’‘阿波罗’飞船和航天飞机,然后是SpaceX公司的载人‘龙’,现在轮到了‘星际客机’。”

  美国“太空”网站注意到,对于这次“星际客机”的发射成功,美国航天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被普遍认为是“星际客机”的竞争对手,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多次批评“星际客机”的进展缓慢,但这次他公开在社交媒体X上“祝贺发射成功!”波音公司商业载人航天项目负责人马克·纳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认为与SpaceX是在竞争。我观看了SpaceX的每一次任务,我也支持他们。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伟大的。”

  美国《纽约时报》5日称,期待已久的“星际客机”载人飞行是NASA努力在载人航天计划中更加依赖私营部门的最新一步。它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6日12时15分左右抵达国际空间站,与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并肩停靠”。NASA官员坚定地表示,他们希望有两种不同的美国载人飞船能将宇航员送入轨道。

  据介绍,“星际客机”是波音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采用串联双舱构型,由乘员舱和服务舱构成,其中乘员舱理论上可以重复使用10次。该飞船高5.03米,乘员舱直径4.56米,发射质量13.2吨,最大载客7人,也可用于客货混装,具备60小时独立飞行和210天停靠飞行能力。

  这次“星际客机”搭载的两名资深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将在这次飞行过程中测试飞船的关键系统,包括生命支持系统和通信系统。虽然理论上这艘飞船基本上可以自行飞行,但宇航员将在它接近国际空间站时测试其手动控制性能。波音公司透露,这次飞行任务一共包括87个测试项目,将检测这艘新飞船的各个方面,包括推进器性能、宇航服在太空舱内的功能以及机组人员从航天器自动驾驶切换为手动驾驶。NASA官员还透露,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将测试“星际客机”的“避风港”能力,即当国际空间站出现问题或面临风险时,为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提供临时庇护。

  按照规划,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然后搭乘“星际客机”重返地球。任务结束后,NASA和波音公司将对这次任务的飞行数据进行全面审查,以完成“星际客机”的载人飞行认证。如果一切顺利,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与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轮流承担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坎坷的飞天之旅

  “太空”网站称,回顾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从商业载人航天的先行者,到如今的配角地位,其坎坷的发展经历令人扼腕。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就此失去了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能力,不得不高价租用俄罗斯的载人飞船。为摆脱困境,NASA启动了商业载人航天项目,计划由商业公司负责研制可以往返国际空间站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但该计划一度遭到广泛质疑,美国国会也对此持怀疑态度,一再削减NASA的相关拨款。直到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出面表示愿意接手时,才说服了国会批准相关拨款。2014年NASA最终与波音公司和SpaceX签署了研制新飞船的协议,为该项目出力最多的波音公司获得了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而初出茅庐的SpaceX只是作为备用方案,合同价值为26亿美元。

  NASA最初表示,“星际客机”和载人“龙”最早将在2017年前准备就绪,但这两个载人飞船项目进展都不顺利,进度远远落后于原先计划。相比之下,波音公司的麻烦更大。“星际客机”先后暴露出的技术缺陷包括软件测试不足、推进剂阀门腐蚀、易燃胶带以及降落伞系统的性能不达标等。

  2019年12月,“星际客机”开始了首次无人测试,但它刚升空就被发现了一个低级错误——飞船上的时钟没有和地面进行同步,两者相差了11小时。飞行过程中,飞船根据错误的时间进行计算,认为飞船偏离了轨道,于是启动发动机试图矫正,很快就把有限的燃料耗尽,没能达到预定飞行高度,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也被取消。NASA将这次任务形容为“灾难性的失败”。

  2021年8月,经过改进的“星际客机”被装到火箭上后,发现飞船的多个阀门被腐蚀堵塞,只能取消发射进行重新检修。一直等到2022年5月,波音公司才成功完成了“星际客机”的首次无人测试飞行,但NASA宣布发现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缠绕在电线绝缘层上的保护带错误使用了易燃材料,降落伞系统可能比预期更脆弱,需要重新设计和测试。这导致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一再推迟。

  NAS A原先宣布“星际客机”于今年5月6日开始首次载人飞行,但在发射前两小时之际,倒数计时被终止。NASA解释说,执行发射任务的“阿特拉斯5”号运载火箭的一个减压阀出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时,波音公司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星际客机”飞船存在氦气泄漏。6月1日,再次被送上发射台的“星际客机”在倒计时还剩不到4分钟时又被叫停,这次是控制发射的飞行计算机出现了问题。于是“星际客机”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一直等到6月5日才最终完成。

  前途存诸多变数

  在此之前,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已经为NASA执行了9次载人任务,并额外执行了4次商业任务。如今SpaceX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获得了NASA的青睐,载人“龙”飞船一跃成为美国商业载人飞行的绝对主力,而“星际客机”即便此次能够如愿成功测试,也已经从当初的行业先行者沦为替补。

  美国“太空新闻”网站称,如果“星际客机”这次载人飞行能够获得成功,将有助于提升当前面临信任危机的这家航空航天巨头的信誉。但对于波音公司而言,“星际客机”注定是赔本的买卖。在接手“星际客机”飞船研制之前,波音公司与NASA签署的合同都是“报销制度”,即NASA为研制中出现的所有额外费用埋单。但“星际客机”采用的是定价合同,NASA只提供合同里的42亿美元,如果遇到项目超支、延期或无法完成的情况,波音需要自掏腰包解决。

  另一个麻烦出在“星际客机”飞船配套的“阿特拉斯5”号运载火箭上。该火箭使用性能先进可靠的俄制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无法继续进口,现有库存打一发少一发。

  据多家外媒报道,SpaceX公司“星舰”第四次发射6日从美国得州的基地升空。

责任编辑:张迪

  “因此,在‘入口’处的基金委在资助时如果过度强调目标的清晰性,则容易导致项目前瞻性不够,相当于喇叭口一开始就收得非常小了,但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必须有一个非常大的喇叭口。”穆荣平说。

  这种传统也得到了传承。别人家孩子小时候同学聚会是去踏青、逛公园,锦州孩子从小学开始,同学聚会就是海边烧烤。有人带炭,有人带炉子,有人带串儿,有人带佐料,分工配合,革命友谊从小就在烧烤中建立了。所以,在外地上学工作的锦州孩子回到锦州,跟同学的聚集地永远都是烧烤店。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杨卫曾提出了对中国基础研究的三个总体目标:2020年达到“总量并行”,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与其他科技强国相媲美的里程碑式贡献;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

  最近网上走红的淄博烧烤也引起了叶青的注意。据他观察,近期武汉市场的小龙虾消费季开始预热了,武汉小龙虾有走红潜质,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武汉消费市场的亮点。他认为,五一节来临,可以大力打造消费“爆款”,吸引外地游客到来。

  经查,何有成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治意识、规矩意识淡漠,不信组织信鬼神,目无法纪、滥权妄为,私欲膨胀、贪图享乐,靠企吃企、官商勾结,大搞权钱交易。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借机谋取个人私利;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长期进行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利;搞权色交易;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开展明令禁止的融资性贸易、虚假贸易,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随后,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人士回应称,已注意到网络上的信息,大熊猫“小丫”因尿毒症于去年6月去世。对于发病的具体原因,该人士表示,(自己)工作不具体负责,所以不是特别清楚。不过,“小丫”从发病到离世前,都有专业团队进行救治,进行了相应报告,也进行了核查。所有程序都没有问题。

黄子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