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航空安全员日常工作:守护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1 01:25:30

  中新网重庆1月19日电 (张旭)航空安全员(以下简称“安全员”)也许是航班上最鲜为大众所知的机组工作人员。作为航班机组的一员,安全员负责客舱安全检查、处置机上突发事件、排除各类对飞行安全的干扰和影响等工作,守护着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万米高空守护安全,安全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何为空防安全和旅客服务?又为何是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针对这些问题,中新网记者近日采访到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西部航空安全员刘德立。

  据介绍,航空安全员,是指为了保证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安全,在民用航空器上执行安全保卫任务,具有航空安全员资质的人员。2017年公布、施行的《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提到,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设立或指定专门的航空安保机构,负责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

  行业人士介绍说,安全员在中国民航业的存在,已有多年历史。安全员与空中警察一道,是重 要的空中安保力量。

  “安全员需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本领。”刘德立说,自己曾是一名空降兵,退伍后,是安全员的岗位让他“重返蓝天”。因所处位置、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员的选拔、任用有严格的把关流程。

  空防安全涉及物防、技防等,需要安全员掌握相关的技能,很考验综合能力。

  安全来不得半点疏忽,即使在地勤工作人员层层安检后,也难免有“漏网之鱼”。刘德立记得,有一次,他们竟然在客舱内发现了一把菜刀。旅客称,是从东北带到三亚做菜用的。后来,安全员对菜刀进行了收缴,并反馈相关工作环节,避免疏漏。

  “我们是空防安全最后一道防线。”采访中,刘德立多次提到这句话。他表示,航空环境特殊、复杂,同事们在日常训练中,也会通过实战式对抗、客舱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安全员的思维敏捷性、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其中一项突发情况便是“机闹”。《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机组成员应当依照机长授权处置扰乱行为与非法干扰行为。附则定义了“扰乱行为”与“非法干扰行为”,其中“扰乱行为”涵盖了“强占座位、行李架”在内的常见“机闹”行为,机组成员(安全员)有权对此及时处置,甚至不排除采取强制措施。

  “此外,作为机组的一员,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旅客服务。”刘德立说,安全员也会帮助行动不便的旅客、突发疾病的旅客,在旅客需要帮助的各种时候,第一时间出手。

  2024年春运即将开启,刘德立和同事们将更忙碌,肩上的责任也更重。春运虽忙虽累,但他们已做好各项准备。他说,每一次航班抵达,旅客挥手告别的一声问候最让他欣慰,“因为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认可”。(完)

胡梅尔斯母亲表示:“出于个人原因,我决定抵制所有德国队的比赛。如果胡梅尔斯能上的话,我会看比赛了,因为这是他的最后一次世界杯了。”

流程编辑:u028

据了解,La'eeb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技艺高超的球员”,灵感来源于阿拉伯人标志性的白头巾,中东特色十分浓厚,值得注意的是,La'eeb是一个虚拟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变成任何样子。

作为Nike最先进的数字和互联网商店之一,Rise概念店将向美国消费者介绍Sport Pulse——一个新的数字故事平台,可以将当地的体育、城市和运动员数据可视化,在商店里创造独一无二的内容。

大部分世界杯吃瓜网友的现状be like……

10.梅西进球与他在世界杯中首次破门(2006年对阵塞黑)相隔16年,创造了世界杯历史同一名球员两粒进球的最大时间差纪录

杨侑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