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开幕 诺奖得主索因卡为战争中的孩子们“呐喊”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2 11:17:24

  中新网上海12月2日电(记者 郑莹莹)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2日来到上海,参加当天举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并摘得该诗歌节 的“金玉兰”诗歌大奖。

  索因卡193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年近九旬的他当天携夫人来沪上台领奖,并以该奖致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的孩子们,“我感谢上海同仁们将这个奖授予我,让我有机会为这些孩子们发出痛苦的呼喊。”

  他不无感慨地说,诗人的使命是跨越意识形态、信仰、种族、性别等等,去追寻人性。

  索因卡的主要身份是一名剧作家,但他的创作覆盖多种文学体裁,从诗歌到戏剧,从小说到散文,其作品主要探究权力与自由冲突对立之下的人类境况。

  在索因卡的诗歌《人文颂》中,他写道:“它让我们凡人的一生/臻于完满,留下一个/更加安然可靠的世界/在那里,理性服从理性/真理褪去外衣/如同寓言服侍恐惧……”

  在另一篇诗歌《一个孩子面对镜中的陌生人》中,他这么写:“孩子并不是遗失在时间/那永恒的季节里的馈赠/仿佛我的存在无法/让你照见曾经的自己——就像世界/本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星球,永恒地/旋转在人类手中——仿佛,仿佛……”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给索因卡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沃莱·索因卡用他与众不同的诗篇,建构了一个宏伟而幽邃的诗歌花园。他的诗歌,用饱蕴力量的文字,以真诚的态度,深刻的思想,以让人惊叹的意象和异想天开的念头,传达出人间的忧愁和爱,表达着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和平的向往。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宣传部共同主办,以诗歌这一人类共通的语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跨越文明冲突。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罗马尼亚、墨西哥、阿根廷、越南、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的诗人代表齐聚一堂,以人类文化的瑰宝——诗歌,叩击灵魂,回答“时代之问”“人类之问”。(完)

  这群在地面不断探索宇宙的年轻人,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中,担负着指挥调度、轨道设计、空间操控等至关重要的职能。

  一大早,成都市中心的宽窄巷子熙熙攘攘,壹丁咖啡的店员徐保忙前跑后:“旅游复苏了,春节很热闹,我们的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本报雄安1月29日电(记者张志锋)雄安新区28日在启动区举行今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启动区东南居住片区一期项目现场,一排挖掘机整齐排列,挖出开年后第一铲。

  山重村老年协会会长、薛氏理事会会长薛德兴表示,这个活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将会继续举办下去。(完)

  海外方面,强美元是打压一切通胀的基础,但美元的利率、购买力和汇率将会不断摇摆。中长期看,通胀本身的粘性将带来市场投资者认识到中长期购买力下降,并驱动利率上行和美元贬值,这可能是2023年二季度开始后的矛盾。不过,短期仍需要警惕美元的反弹。

  如今,该支队每个小队都有专属战术训练研究室,“人人研究敌情、天天琢磨打仗”蔚然成风。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吴蛟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新装备训练,争取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林志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