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指数稳步提升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3 11:02:53

  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指数稳步提升

  六项分项指数得分均实现正增长

  近日公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指数稳步提升,202 3年达到120.0分,比2021年基期值年均增长9.6%。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市场运行、公共服务、人文社会环境、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六项分项指数得分均实现正增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

  《纲要》和《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认真落实《纲要》和《规划》部署,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指数稳步提升,2023年达到120.0分,比2021年基期值年均增长9.6%。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市场运行、公共服务、人文社会环境、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六项分项指数得分均实现正增长。

  科技创新成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5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8件。全年注册商标438.3万件。收到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6196件。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8539.9亿元,惠及企业3.7万家。

  其中,专利方面的数据尤其耀眼。上述“401.5万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这一数字同比增长22.4%,让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储备加速。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万件分别用时31年、4年和2年左右,而突破第4个100万件仅用时一年半。“在这400多万件有效发明专利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达到四成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持续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胡文辉说。

  在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七成,成为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3.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国内企业总量的近四分之三,达到73.4%。自主创新为众多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重点地区创新龙头带动作用也正在凸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和上海—苏州集群,占据了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五中的三席。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有效量分别为130.8万件、70.3万件和67.2万件,合计占国内总量的65.6%,分别同比增长21.1%、21.0%和23.2%。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培育国货“潮品”新消费增长点

  专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个统计数据能够予以佐证。

  以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有关统计数据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说,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7%。“近五年来,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稳步壮大,2022年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4%,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

  不止专利,商标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2023年全国商标质押融资额达1769.1亿元,同比增长63.5%,帮助企业有效缓解了品牌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商标的作用也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国货“潮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显着对中国品牌的自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坚持自主创新、坚守国民情怀的国货买单,像华为、海尔等一大批“国货之光”还走出国门,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

  胡文辉说,国货“潮品”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全方位助力,特别是需要利用好商标制度加强品牌保护、实现品牌价值。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助力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制度支持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修订出台《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帮助企业筑牢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管理规则,有效防控风险。持续推动商标法修改进程,加强对商标品牌合法在先权利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认真做好国货出海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坚决打击各种傍名牌、搭便车、蹭热点行为,提振品牌发展信心和经营主体获得感。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推进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助力形成更多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打造更多国货‘潮品’,扩大品牌消费规模,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胡文辉说。

  加快完善知产法律和政策体系

  上述一系列成绩,印证了《报告》对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状况的评价:“总体上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当前,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从国内看,知识产权制度尚不能完全满足全面创新需要,数量质量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仍然突出,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尚存在一定差距,发展基础尚不能完全满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国际上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知识产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国际规则面临变革挑战,我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更多知识产权风险。

  2024年,如何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胡文辉表示,将以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为基础,以转化运用为牵引,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链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报告》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围绕支持全面创新,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研究构建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查模式创新,建立健全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三年专项行动,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和以版权为支撑的文化产业。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综合履职,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与响应机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网络。

  据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的主营业务为连接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济南在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第二项“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中,提出持续扩大项目投资、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促进消费恢复扩大、推动外贸增量提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多家券商研报均认为,此次医保目录准入谈判总体上创新药价格调整幅度应该会比较温和,在‘保基本’基础上对‘促创新’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创新价值大、临床效果优、具有成本优势的大型药企有望在激烈的谈判中取得优势,充分分享医保基金红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谭琪欣)

  个股方面,微软跌4.4%。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称,并未就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继续讨论可能的和解方案。瑞银将微软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同时将目标价下调50美元至250美元,认为微软的Azure云服务增速正急剧放缓,Office365业务也很脆弱。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品格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荟萃交融,淬炼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一路走来,党和人民不论遭遇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北京地铁公司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乘客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线路、车站特点,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和商品品类,不断满足乘客消费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优质、便捷、丰富的便民服务。(完)

郑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