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宇宙“焰火” 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发布首批图像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2 18:30:14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被形象称为探测宇宙中转瞬即逝“焰火”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EP)任务,4月27日在北京发布其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包括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首次报告的暂现源、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对蟹状星云(Crab)观测图像、后随X射线望远镜对梅西耶87(M87)椭圆星系观测图像。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的空间科学论坛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任务团队在论坛上发布了该卫星首批在轨图像。其中,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曝光时间约40000秒,几乎所有明亮的X射线天体都能在图中分辨出来;首次报告的 暂现源伽马射线暴候选体(EP240219a),也是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最早发现的若干暂现源之一;蟹状星云是著名的超新星遗迹,其前身星爆发于1054年,中国宋代天文学家曾观测到并详细记载下来;M87是室女(Virgo)星系团中明亮的巨椭圆星系,其中心有一个大质量黑洞。

  据介绍,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自2024年1月发射入轨以来,两台有效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后随X射线望远镜在轨测试和仪器定标期间,获取多组宇宙天体的X射线科学观测数据,已探测到新的暂现源17例、恒星耀发168例,并发布全球电报10余条,引导国际上多个光学和射电望远镜、空间 X射线天文台开展了后随观测。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探测到的新暂现源具有不同的起源类型,有潮汐瓦解恒星事件、伽马射线暴、新的磁激变变星、新的X射线双星等,观测结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为中外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协同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卫星任务团队表示,下一阶段,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并完成在轨测试,加强中外合作和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持续探测宇宙中转瞬即逝的“焰火”,为高能时域天文观测和研究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

  据了解,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于2024年1月9日成功发射,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立项并实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由中方主导,欧洲空间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法国航天局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卫星研制,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X射线暂现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完)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员工持股计划受到争议的焦点不在于低价或是0元本身,而是计划的公平性。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从票房数据来看,随着影院开业率的提升以及新片上映,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国内票房规模持续回暖。

  “这泥塑现在看着‘土’,穿上‘花袄’可就成了宝贝。”王红瑞说,涂上清漆的泥哨子,经过24小时烧制定型,便制作完成了。张富民把泥哨子放在口中吹响,声音悠扬动听。

  迈入2023年,关税迎来新调整——

  <strong>对标国家要求,明确政府投资范围</strong>

  “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种类多样、顽固复杂,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领域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摸底,为基层减负保驾护航。”石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余代根说。

钱威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