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绿色发展 中外专家共话农业创新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5-30 21:23:00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薄雯雯 官逸伦)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支持的首届农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主题,围绕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种业创新技术、中非农业合作等议题,分享农业发展新成果,探索农业合作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愿与各方一道,持续巩固好合作基础,共同谋划好新的合作潜能,达成更多有利于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实用技术和良好实践经验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于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表示,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具有深远意义。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自然科学基金委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已共同资助26个合 作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未来也将在农业、食品、健康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合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饥饿危机。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农业前沿问题上促进科研人员进行分享与对话,打造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农业领域全球伙伴之间促成更紧密的合作,激发更有效的行动,并尽快惠及世界上需求最迫切的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就“粮食安全与种业科技创新”作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作物育种的四个时代,并提出智能作物是未来育种5.0时代的核心,即通过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内的智能手段培育能够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高产稳产的、优质的智能品种。

  布隆迪国家农业科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尼优奎希米拉以“中非农业合作:布隆迪成功案例与未来之路”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表示,布隆迪与中国农业合作成果丰硕,通过引入中国的经验技术,实现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比利时、埃及、巴西等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国际机构的20余位农业科研专家,以及中国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会。(完)

  在胡必杰看来,“新十条”发布后,首先要明确,现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最终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降低重症化率死亡率,二是恢复经济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随着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大幅降低,“新形势下,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能再去想感染病例增加了多少,而是要接受一个事实,新冠病毒可能谁也躲不过去。”

  “当得知《阿凡达:水之道》可以买票时,我很激动,准备拉上12年前一起看第一部的老友一起去看,可现在两三百的票价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还是等正式上映后票价降下来再看吧。”上海的影迷谭先生对中新经纬说。

  杨东表示,这些机构通过和银行合作实际上已经对金融业务产生重要影响,出于对风险审慎管理的要求,有必要注重行为监管,将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范围。

  业务体量规模节节攀升的当下,以金融科技企业为首的第三方像齿轮般嵌入银行业系统,帮助行业快速飞转。有数据显示,2021年,29家上市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合计超1700亿元,远超证券、保险行业。

  他还表示,与修订前的版本相比,《征求意见稿》对监管强制措施的规定更加具体和丰富,针对性更强,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监督管理手段。

  据介绍,上述地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医疗药品用品价格监督检查和巡查工作,群众如若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可进行投诉举报。

关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